很多人常常會把不垃圾場跟環保這件事詞連接起來,在亂撿垃圾、是自己帶水瓶的時候就會被稱讚說“你好環保喔!”,當然,我想對方是一種稱讚的意味,自己聽了其實會覺得心虛以外,同時也會思考環保這件事情,它可以很大,像是森林、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那些看似離我們很遠然後好像又什麼都不能做的議題,也可以很小,譬如說把桌上食物吃乾淨。
環保是指環境保護,那應該是對環境造成正值的情況下,才有辦法說是環保,譬如說用碳排放量去計算的話,如果一個人在使用能量的時候,他的行為可以補償回去,達到碳中和或是以上,譬如說做一個漢堡需要使用2500公升,那當我們決定吃了那個漢堡之後,我們怎麼去彌補地球這2500公升的用水量,或是當我們決定去砍一棵樹的同時,是不是多種幾顆回去呢?砍一片森林遠比造一片森林來的容易許多; 這個邏輯適用在很多事情上,像是資源或是愛。
現在有很多的環境問題都是因為濫用資源而導致,在於我們其實不知道整個大畫面,就像你跟我都不知道今天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是什麼做的,誰做的,除了看到廣告上那個畫面告訴我們,“你需要買這一件衣服,你的人生就會跟裡面的模特兒一樣美好”,我們並不知道這件衣服是多麼的得來不易,經過了原材料的開採,複雜的工序,可能還是在印度被某個8歲小孩加工過(原本應該在森林裡面奔跑跟玩),經過了長途的運輸、廣告包裝銷售,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然而我們活在一個被想像出來的世界,消費、丟掉、然後工作再買新的。
它可以是一個很偏激跟沈重的話題,但我不想要把你嚇跑,或是被當作一個瘋子,全部的我們都在同一個地方,包含我,週邊的家人朋友,大家都是,都有吃過被一次性塑膠包裝的食物,都在菜市場拿過塑膠袋,都喝過寶特瓶的飲料,在寫這一段的時候,我嘴裡還叼著一根長壽菸,小時候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就是去雜貨店買糖果或是用塑膠袋配一根塑膠吸管的汽水,重點是說,沒有人是清白的,環保這件事情應該是很有趣,很輕鬆,可以大家一起討論,然後一起行動,一點一點的去改變,有一件事我到現在還是覺得很拍謝,有一次朋友來工作室拜訪的時候,外帶了火鍋,用了塑膠袋,可能是太進入狀況(有時候在菜市場聽到攤販無意識的瘋狂抽塑膠袋,一個袋子裝蔥,一個袋子裝蒜,另一個裝番茄,那塑膠袋的聲音就像是地球在對我尖叫),當下我直接念了他一頓,當然這個朋友從此之後沒有再來拜訪,我覺得很糟糕,人家是好心帶食物來分享,我卻這麼機掰。這樣的情境以此類推,在不同的情境上演好幾次,我開始檢討自己,不可以這麼機掰,如果真的想要解決塑膠問題,那必須是在大家都願意舒服的情況下,才有辦法發生。
廢棄塑膠再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逆向工程,挑戰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但跟許多的生產一樣,都有著不同的工序,比較不同的是材料來源跟生命週期,來源不需要開始任何新的資源,全部都是已經被生產然後丟掉的塑膠,如果物件不小心損壞或拋棄時,可以再一次進去系統循環; 這過程中消耗許多人力、能源、時間,也會產生粉塵(當然會盡量把屑屑收集起來可以當材料用,但難免每一到工會有些損耗、降解或是混到其他材料),二氧化碳或是有機氣體等等,就單重置塑膠這件事情,我不會說它是環保,在某些偏激一點的角度可以說是用垃圾製造更多垃圾,如果大家只是因為買這個物件覺得自己很環保,但其實真的也不需要這個物件的,或者是真的很喜歡這個物件而入手,不只是很珍惜手上的再生物件,不只是讓不垃圾場繼續運作之外,也開始意識到珍惜資源並在生活中採許行動,那再生的這些物件就傳達到了訊息,更多的資源就有機會被大家善用。
在環保的課題下,還有太多要學太多要做,我不會說現在不垃圾場塑膠再生是環保,但對於環保是嚮往的,很多的初衷是因為意識到之後,產生了一種想要去保護的衝動。暫時先這樣,我得上工了。如果你有看到這邊的,我也會很想知道你覺得的環保是什麼。
關於樹有趣的數據:
目前全世界每年砍的樹約150億棵 ,每年種的樹是15億棵,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的話,300年後地球上會一棵樹都沒有。
好消息是我們並不笨,2020年的地球比2000年的地球還要綠,表示希望已經在路上,其實想想很簡單,全世界只需要每年種個2棵我們就可以收支平衡了。
其實最近樹常常跑到我腦海裡,有時候去爬山看到大樹就會忍不住停下來,抱抱它,跟它說說話,然後可以感覺到被分享到能量,親愛的樹:你好棒。
也開始想要執行種樹這件事情,如果你有類似的感覺,請盡快跟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