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趟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完成了四萬公里的再生巡迴,每趟一千公里計算的話,大約是40趟,一趟抓10天的旅程,就是有整整的一年多都在路途上。

不外乎與不同的群眾分享了塑膠再生的經驗跟知識,從塑膠廢棄的問題、塑膠再生的重要性、到日常生活的減塑、或是走進大自然裡去亂撿垃圾,各式各樣的演講、分享會到工坊的實際操作,交換彼此對於塑膠垃圾以及更好未來的想像。

這是一趟充滿驚奇、危險、誘惑的旅程,有好玩的事情,同時也有許多的驢子大便,困難的挑戰。

整趟並沒有太多的思考或規劃,單純只是覺得需要跟大家分享塑膠再生的事情,感覺這種事情越多人知道,就會有越多希望看到更多的塑膠被珍惜,當人們被互相啟發後,力量是可以很大的。分享的點也沒有太局限,公家單位、私人企業、餐飲店、個人工作室、各個學校或是山邊的部落等等,塑膠再生不分你我,每個人都應該看看,畢竟那是我們大家一起搞出來的問題。

時常就是再生的相關機器、物件然後吃的睡的放上車廂就出發了,大多是以順逆時鐘的方向前進,來回可以不同風景嘛,你懂的,繞圈圈總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推廣不垃圾也像是在繞一個圈圈,有些人本身就已經知道不屬於大自然的東西,就不要留在那並帶走,在生活中也盡量不去造成環境更多的負擔,本身產生的廢棄物就很少了,並會乖乖地小心的處理; 有些人則是不知道也不在意,反正就是繼續亂丟,這兩者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好像怎麼樣都不太多改變。

看到有人因為了這個計畫而開使採取行動是真的令人感動的,幾個小學生在參加完工作坊之後,總是會記得提醒媽媽去菜市場買菜要帶購物袋,或是收到大家寄來的塑膠廢棄物會發現漸漸的越來越乾淨、整齊,大家開始把塑膠再生當作一回事,私心最喜歡的就是更多的垃圾工匠發生了,越來越多人使用廢棄物為媒材去創作,這是真的令人很興奮的事情,淨灘的風氣也越來越盛行,撇開是不是單純話題炒作,總之越多人看到總是好事吧,我想。

再生巡迴真的不是一件那麼美麗的事情,很多時候除了三餐不濟之外,大多數的時間是睡在車廂裡面的,當然,如果說是天氣好,在瀑布旁邊起床,慢慢的煮早餐,玩個水,在自然考察一下後,舒服的分享故事,那是愜意的,也有些時候是趕路趕的太累,就在交流道路旁,隨便塞個垃圾食物,身體又臭又黏沒地方洗澡,聽著很吵的車聲,補個眠繼續上路。同時是需要很多耐心的,當然,遇到已經是在狀態內的場子,那是真的超級好玩的,總是充滿了健康的食物、神奇的能量、跟一堆超級啟發人心的事情以及生活態度,但一般的場子就是很重複性的在講垃圾這件事情,一次兩次五次我很快就會沒有耐心了,情緒也會開始變得煩躁,常常也是玩到沙啞、暈眩、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下巴歪掉忘記自己的名字也是常有的事情。

有時候回到同一個海邊,會發現試過好幾次的海邊,還是一樣多的垃圾,那是非常令人氣餒的,一路上雖然有許多支持者分享著愛,但這樣子活動還是非常吞噬著能量、時間與金錢,一不小心失衡是滿可怕的事情,你們看到的這些在再生物件,漂漂亮亮亮亮的、很酷誒、很有趣誒、背後都是用很不容易換來的; 每天面對廢棄物可以是可以讓一個人絕望的,你有看到路上拾荒老人的眼神嗎?下次找個機會看看,空洞的絕望加上不知道晚上可以睡哪裡或有沒有東西可以吃的感覺。

時間跟金錢也非常的損耗,同樣的時間在工作室應該可以處理掉20噸的再生塑膠,什麼都不思考專心玩塑膠再生來說,那時間真的是可以拿來創作不少東西。雖然巡迴路上會帶個贊助箱,但真的會贊助的人其實並不多,還遇到有人從裡面偷錢跟丟垃圾的,那贊助箱三個字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笑話,這40趟粗抓的費用大概是在100萬,而得到的贊助款並沒有超過10萬,大多都是得從自己口袋掏出來,我覺得自己蠢透了,真的是很蠢,也沒有看到太多的實際效益,但效益到底是什麼呢?政府在意的是國民所得而不是快樂指數,而學校在意的是升學跟入學率,並不是學生們可以學到什麼並且可以跟未來串聯到的,市場跟行銷又必須是得有某種產品或服務,啟發跟感動算不算是一種服務呢?

我就常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物感動的亂七八糟的兒。

如果在這一趟巡迴中,有某個人因為看到了不垃圾場,然後開始有了珍惜的小苗在心裏發芽,從珍惜塑膠、珍惜食物、珍惜各種各種,而且從此之後並沒有任何浪費的行為發生了,那算不算是一種服務呢?

老實說,我不知道,但這個計畫好辛苦喔,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都被現實的帳單磨光光了,看不到什麼希望,滿腔熱忱跑完巡迴後,回來原點,發現附近居民還是一樣的在亂丟垃圾,大家還是一樣若無其事的喝著飲料,我真的不知道我在幹嘛了。

已經跑過了上千個場子了,還有許多的場子還沒跑到,但我想現在是一個好好思考跟休息的時候,我知道我的方式很笨,我相信會有更好的方法,但我還不知道是什麼。

如果,你手頭上有資源願意贊助的、對於再生教育有更聰明的手法、更有效的行銷方式、還是說你很懂募資的,那將會非常有幫助。我相信一定有更好的方式,但還沒找到。

總之,在下次出發前,我想要好好洗個澡、吃個飯然後狠狠的睡一覺,然後繼續走起。

雞犬鴨鵝

在南部草原上,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們在散步曬太陽,突然空中出現一隻老鷹盤旋,老鷹開始加速往雞群飛衝,還來不及反應,母雞直接用翅膀抱住小雞們並擋住老鷹,哇靠,那個瞬間我理解了母愛。

我不確定母雞知不知道她在面對的是什麼,但很確定的是無論如何都會保護小雞; 在母雞與老鷹交手的時候,是誰比較害怕呢?

拼的是命還是午餐,我感受到兩者都有很強的氣場,在不同的骨頭考察、恐龍研究來說,母雞應該是目前接近暴龍並且還活著的物種,以愛來說,目前為止還沒有遇到過比母愛還要強的愛了,公的好像都比較沒什麼用,大地之母應該是有一個邏輯在。

有一次跟老鷹去打獵,這大家覺得是猛禽的物種真是很囂張,不可以跟牠對到眼誒,牠會不爽,有個說法是老鷹是高等的生物,有傲氣在; 但我後來發現一件事情,就是每次老鷹要下手時,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在衝,因為速度極快,得真的對的很準,要不然很容易自己受傷或是掛掉。

開著貨車準備往海邊前進,玩玩沙子泡泡水的,天氣很好,總之一切都舒服,前方道路突然出現一排鴨子,母鴨帶著小鴨們要過馬路,這種狀況還沒反應就是會踩剎車並下去指揮交通,只有這個選擇吧,我是不敢輾過去。母鴨直接飛走誒,放小鴨們在後面自己靠自己吧,我心想,這傢伙太不夠意思了,但好像也沒有太多選擇對吧,交通法規或是所謂“正常”作法,其實是要直接輾過去,原因是後方的車子可能會撞上來,急彎可能會撞上旁邊的東西,無條件犧牲掉擋在前方的障礙物或是生命。這場是幸運,後面沒有開很快的大車,僅換來後面一陣咒罵,依比鴨鴨們全部安全過馬路。這樣子的情境不斷的上演著,下個雷陣雨後,池塘的鵝們突然太興奮跑到馬路中央玩水,當然每次會盡量的下車去趕牠們到安全的地方,老實說,這方面是滿不友善的,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會下去護送動物們,甚至毫不考慮直接輾過去的、稍微停一下後開始亂按喇叭的、開始對護送動物的人飆髒話的,輕則聽到碎念、事故賠錢、重則生命危險,每一次都是一種賭博,賭越多輸的機率自然也越高,也遇到幾次真的很不好的經驗,我不想在賭了,我希望看到這裏的你能夠有更聰明的方式,不管是關於動物空間的遊行抗議、立法或是城市設計的酷點子,請不要害羞了,我們一起找出一個更聰明的行為吧。

其實這詮釋了我們對於城市設計以及交通規範有多麽的不成熟,城市設計應該是以三切法去設計,以人、動物、植物為中心去建設,而這三者是可以不干擾彼此的情狀下在同一個空間共存,三切法裡面的人意指人蓋出來的東西,建築物、道路、以及任何人為出來的東西只能有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則為動植物所用。

大自然法則已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大自然沒有我們沒關係,我們沒有大自然則會滅絕。

我相信你只能是貓派或是狗派,如果你兩邊都是,那是幌子,事實上是狗不在意你也喜歡貓罷了,但我跟你說,貓一定會在意你喜歡狗並且會用行動表示,狗就是什麼好啊,基本上只要聞不出惡意,通常狗的立場是能巴結就巴結、有試有機會,那臉就是很會裝熟然後有一臉傻爆表情的欠揍感,太棒了; 當然也有例外是沒有愛或是發瘋的,那種真的就只能閃遠一點了。

隨著玩計畫的日子一天天堆疊,發現除了跟自己薦骨對話之外,我開始會聽到自然在跟我說話,譬如說一陣子沒澆水又沒下雨的話,可以聽到植物在尖叫著「快點!我要水!」開車或走路的時候看到一隻蝸牛然後閃掉,我們會異口同聲的說:「哇靠,好險誒,差一點」,聽到大蒜或蕃薯跟我聊天之類,料理的時候他們笑笑的期待著我們融在一起了,進去森林時所有的傢伙們,一個個在那邊打招呼的、打探的、湊熱鬧的,腳指頭踩到土裡面時,不同的聲音進到耳朵裡,我不太確定到底誰是誰,有時候我根本認不出來誰是誰了,是那根香菇還是那片濕濕青苔。

我發現,我喜歡動物但不喜歡動物園。

玩水

或許是仗著上輩子是海豚,還是說真的運氣好,關於玩水這件事,真的是渾然天成,一般我會先看天氣夠不夠熱,氣氛對不對,夠熱對看一下水的感覺又不錯我就是直接下去了,不管是哪個海邊、溪流、瀑布,總是可以很直接的彼此擁抱,像是呼吸那樣,好自然的什麼都不用多說。

有可能真的只是幸運,當我試著往下一步走的時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有一次鬼門開的時候,我跑去苑裡的海邊泡水,當時正在尋找靈魂,腦子也沒有太多想法或是感覺,就往水裏走,太陽很舒服,我躺在海水裏,看著天空,全身是放鬆的,我把頭一轉,看到了一大堆浮屍,其中一個轉過來看著我,笑笑的說:「你不怕嗎?」。我沒回應,靈魂不見比當孤魂還要糟糕。

轉捩點是在差不多緯度的東海岸,風景跟海邊的名字都很漂亮,真的下水就沒有想像中那麼漂亮了,幾次傻傻被浪捲拉下去,僥倖閃過幾次硬的後,耳聞目睹過幾次事件,膽子也變小了; 一次在金面瀑布的頂部,一如往常,喝點小酒,曬曬太陽泡水聽大自然唱歌,想說時間還早,在混一下應該沒差,慢慢往下面走挺舒服的,上一個瞬間還是很亮,突然整個畫面開始黑了,在山上天一黑就是完全不同故事了,尤其是走石頭路,視線開始變很糟,溫度急速下降,黑暗開始吞噬著者座山,氣氛開始變得很陰森,山頭開始出現一個不一樣的聲音,我不敢往回看了,趕緊往下逃,差一點回不來了。

大自然的力量,一點都沒有在跟你客氣。

水深危險 請勿靠近

幾次瀕臨死亡的經驗讓我開始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玩水了,不再那麼魯莽、無知、輕浮,並開始用一個比較敬畏的方式去玩。

每到一個新的水域時,我會試著找當地的居民聊聊天,問問周邊的地理狀況、哪裡有石頭或是危險的,穿牛仔褲下水跟離岸流打摔角並不是一個可以走太遠的選擇、喝酒下水也不是那麼聰明,現在會先注意補充水分,體力跟精神狀況有把握的情況才下水,玩完水上岸在喝酒,並且是有可以信任的夥伴以及有把握的區域內玩,這很重要。

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其實我們都跟大海沒有那麼的親近,有些說是黨國教育的束縛,戒嚴時怕人們離開這個島,於是掰了一個奇怪的故事,總之,不要玩水。那到底什麼是危險呢?水域本身就是無條件的危險,還是當人們不懂水性還下水而造成的危險,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我覺得是對於環境以及玩水的無知才會造成危險,一昧的禁止玩水對於島味不是一件健康的事情。

我覺得我們應該多玩水,並藉由玩水的過程中去了解這塊土地、環境,可以的話也順便把不屬於大自然的人為垃圾帶走,我相信這是一條可以活得更開心的一條路。我喜歡玩水、我要玩水而且我還想用塑膠垃圾造一艘船繞著台灣四處玩水。

這條路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即使在塑膠再生這段已經有足夠的知識跟經驗,也完全可以看到這項媒材的潜力,要造出一艘船來絕對不會是太大的問題,但這次得重新開始,不停的研究船體,到台灣四處不同的造船廠考察,學習結構,然後還得了解航行、看海象、數星星,哇嗚的一項大工程,一個人的力量真的是好小,好小好小,以前覺得晚上在海邊升個火、彈個吉他數星星、累了躺下睡一下很舒服,現在如果沒辦法抓出星象,就不用回家了。

更困難的是水域的政策及法規,這邊先不提了,因為那令人太失望了,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就是了。

幸運的有找到幾個航海的圈子可以彼此取暖一下,真的是跟趴體很不一樣的世界,一群陌生人不負責任的亂敲著酒精然後天花亂醉跳舞到天亮臉歪掉,到一群陌生人在太陽還沒起來以前,精神體力都得準備好,平靜的準備下岸前置作業,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跟生命安全有關,隨便一個小閃失,整船的人可是小命不保,腦子要夠清晰,航行時大家的命是綁在一起的,不管你們價值觀怎樣有沒有共鳴,你喜不喜歡彼此,那都不重要,在水上,一切都是那麼平靜。真的是島味十足的一件事情。

嗯,島味就是,玩水。

一邊玩水一邊把不屬於大自然的東西帶走。

再生塑膠的特性、應用、挑戰

塑膠再生最亮眼的是既迷幻又特別的花紋跟顏色,一個我很享受的畫面就是每當有人第一次實體看到時,像是嘴裡面被塞了100顆檸檬,眼神充滿不可思議的表情了,疑惑、驚艷帶著疑問,好喜歡。每一次製作時都不知道會是怎樣,直到打開模具的那一秒,那是一個充滿期待與害怕的過程,當然內心會希望是漂亮的,很多時候也是很多時候甚至是完全的敗筆,整片臭火焦或是蹦米香的,是完全沒有辦法拿來後加工的狀態,失敗率高,所有辛苦的前製作業就什麼都不是的躺在你面前,像是好不容易造好的火箭在起飛後兩秒直接在你面前爆炸,成為一堆沒用破碎的殘骸。

顏色來自與前置超級無聊的手工分類,除了依照種類、顏色一個一個慢慢的分開後,還得進入清洗階段,分類是耗工、清洗則是耗水,當然,非常耗時。塑膠收集也是一個大挑戰,是淨山、淨海、街上亂飛的塑膠袋、以及全台灣各地寄來的一次性廢棄塑膠。

同一個物件在不同情境可以有不同的故事,爬山爬到一半看到的,山上的一公里路程跟一般道路的一公里是很不一樣的概念,在海邊被釣客塞滿檳榔渣跟煙蒂的,或是被海水沖的面目全非的並沾滿有機物的,這些都會影響再生的結果,一個我最喜歡的是由不垃圾場支持者寄過來的塑膠,
除了是都是洗的乾乾淨淨之外,有時候還會依據個人喜好的排得很整齊,這邊忍不住想要稱讚有好好回收的大家,真是很大的幫助讓整個再生的前置簡單很多。

目前廢棄物來源主要還是以民生消費品為主,大多是吃吃喝喝以及廚房浴廁相關的包裝類,根據環保屬官網的資訊,台灣每年約有600萬噸的廢棄塑膠,世界的行情認知是不到10%的塑膠可以順利的被再生,表示著台灣每年燒掉的塑膠垃圾會有500多萬噸,可以用的材料被直接燒掉換成了環境賀爾蒙,喔對了,這些焚化爐維護的費用也是很可怕,而且是用你跟我的錢。

當然還有其他更多的塑膠廢棄物來源,產業廢棄物或是醫療廢棄物,去再生的成本、風險困難度就更高了,就光想想一下去清洗分類10公斤的牛奶瓶跟10公斤的針頭,或是許多漁業相關的塑膠廢棄物其實材料並不是單一材質,有時候會加入金屬或是其他材質導致再生困難。

以地球上的材料來說,越單一乾淨的情狀下,價值就會越高,因為加工會簡單很多,常常舉到的例子是挖黃金的樣子,如果你在挖黃金,你希望是挖到一整塊純的黃金,還是混合著一堆有的沒沒的?我猜也是希望一整塊純的吧,塑膠也是一樣,這邊順便修正一下大家的認知,常常會有人看到塑膠再生,就覺得酷誒可以再生,好像是一顆仙丹一樣,喔不,塑膠再生不是魔法,是一般人不願意去面對繁瑣的逆向工程,過程更是消耗能量、時間、人力、有時候自己的意志力也會常常被磨損,更別說中間產生的廢棄物是很容易讓人生心理上生病的。

板子的顏色可以選嗎?

理論上是可以選的,如果你願意自己收集並洗乾淨的話,那就可以選,我們可以決定製作前放入多少比例的顏色,或許你特別喜歡某種黃色,當然是可以放很多那種黃色,但目前只有遇到幾個非常激進的傢伙幹過這樣的事,一片板子的重量約為6.5公斤,一個瓶蓋大約是3公克,所以你會需要約2167個瓶蓋才有辦法得到一整片自己喜歡的顏色,所以別再問我可不可以選顏色了,答案是可以但你得自己去收集。

我並沒有辦法去選擇會撿到什麼樣子的廢棄塑膠,邏輯上是就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以及爽的狀態去盡量去撿,可能今天我去海邊心血來潮只想要撿藍色的打火機,或是上山的時候看到一個餅乾包裝,就會很不爽又不情願的撿起來,因為捨不得看到不屬於大自然的東西在那邊亂飄,真是看了心情就很差。

看到什麼就面對什麼,有的用就開心了。

對於顏色這件事情,我的態度跟立場就是手頭上有什麼就用什麼,喜歡自在的發揮; 好啦,總會有幾個例外的情境,你們的想法真的是超級讚,顏色來源又是自己處理,也願意支付讓人開心的費用,那我願意放下自傲並配合你對於顏色的堅持。

在電影《魯冰花》裡面阿明的蠟筆總是又短又爛的,別說色系齊全了,他連一隻完整長度的蠟筆都沒有了,但那不影響他創作的想像力,作品呈現出驚人的靈魂,另一個名字我不記得了,不重要,就是那個討人厭的村長兒子,總是有最棒最貴的蠟筆,但沒有一點像樣的作品,阿明的態度至今還是影響我很多,對我來說那是最棒的創作狀態了,每天可以坐船、玩牛玩泥巴,然後家裡就是在茶山旁邊,空氣跟風景都超棒的,還有與那母愛的共鳴,即使生活有多不容易,還是堅持著一直走,真是帥歪棒透了。

另一個關於顏色的現象就是,現在的廣告行銷養成的一個看似不是那麼將康、公平的現象,就是可以讓你挑顏色,出錢是老大,甲方雞雞最大就已經很糟糕了,還要可以有另外五種顏色可以挑選,把消費者養到一個不可一世的境界誒,在大多數的生產製程中,顏色其實是增加生產成本而且很容易產生污染的一件事情,也很容易造成浪費,硬要的更多選擇,以為那可以安撫寂寞的靈魂,喔不,你的人生並沒有因為這件上衣的顏色豐富而更豐富,衣服的功能是拿來保暖用的,車子到底是什麼顏色其實也沒那麼重要,那只是一個交通工具,能讓你安全的從a點到b點不是嗎?但現在的我們不停著在用這些物質去呈現我們的價值,那對我來說是極為瘋狂的,現實中,能真的把環境搞砸的不就是那群穿著西裝的傢伙們嗎? 一個整天不穿衣服在玩泥巴的傢伙其實也沒有辦法造成環境太大的損壞吧。

先別扯太遠,在有意識以及酷酷的行為條件下,可以選。

心中有愛,四處皆愛; 沒感覺的話,什麼顏色都沒感覺,對吧?你知道我在講什麼,感覺。

會亂撿垃圾的人請到後面笑一個領獎勵

說實在的其實沒有人有義務去對另一個人醜陋行為負責,你在那邊亂丟是你家的事,跟我無關,反正那又不是我家,但那是非常自私的想法,大自然就是大家的家,這幾年這樣撿過來,我發現真的是要自己歡喜甘願的情況才有辦法一直走下去。有時候人們會覺得阿你撿垃圾是理所當然,阿我就繼續丟,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的話,我想跟你說,你很棒了,不要因為一些狗屁而自己心情不好,我會非常樂意請你喝一杯啤酒或是分享食物,因為我想要慶祝鼓勵亂撿垃圾的風氣。

塑膠再生的特性除了可以講三天三夜的酷之外,是一種減少環境負擔,讓原本要進去焚化爐的塑膠垃圾多了一個機會:轉換已經被生產且丟棄的廢棄塑膠,再生素材的應用減少自然資源的開採,100%回收且100%可在被回收再製。

強度

時常有人問到這材料夠強嗎?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就會很皮的反問他們,那你怎麼定義強?通常沒有太多人可以回答,幾個比較籠統的方式就是把再生板材從肩膀高度自由落體下去,嗯,不會破掉,1.6 cm厚度的板子空手道黑帶也打不破,拿來用力的敲頭的話應該是你的頭先破,再生塑膠可不可以耐重?製作過程是由10噸的力量壓製而成,材質本身可以耐到約5000 PSI,腳踏車的輪胎大概在50 PSI就可以爆胎,作成桌子或椅子夠不夠耐呢?那會取決於你怎麼去作結構,一般我測試的方式就是一個人站上去跳來跳,基本上結構都會比塑膠早壞掉。一個比較激烈的案例就是戰鬥機上的外殼,就是飛行員上面那個透明殼,就是塑膠做的,所以塑膠是一個超級強的材質。

這邊我也想替塑膠申冤一下,常有人說「你當我塑膠做的」,我不太確定那是什麼意思,但聽起來不是太正面,總有一種廉價感或是脆弱的畫面。因為我們卡在結帳後店員問你要不要塑膠袋那薄薄的感覺,當然一絲就爆了,如果我們把金屬或木頭也做的一樣薄的話,那也會是一下就爆了吧。

廢棄塑膠應用

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可以應用在哪,簡單的邏輯就是把再生塑膠當成一種材料,好比是木頭、金屬、或是一顆石頭,你可以拿木頭來做些什麼呢?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個書櫃還是就放著好看,答案是想要拿來做什麼就做什麼吧,塑膠再生板材的特質跟木頭很像,後加工的工具跟工法也很接近,切割、打磨、鑽洞、鎖螺絲、卡榫、到後面的組裝、打磨、上蠟都一樣,跟木頭不同的是,你不需要種樹25年後砍樹,不像木頭怕水會長香菇,也不像金屬會生鏽,塑膠根本不會爛,現在科學上最大膽的研究是,塑膠這材質可以用超過2000年; 然而,塑膠害怕的是溫度以及資外線,溫度攝氏70度開始會有鏈子晃動的化學反應開始,長期風吹曝曬表面會開始脆化降解,也不建議應用在會進入人體的設計,例如碗或餐具,法規上也不允許廢棄塑膠使用在食器上,這麼多年玩塑膠的經驗與知識告訴我,塑膠接近食物是你可以對食物做出最噁心的事情了,溫度造成的化學反應,你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有些說是環境賀爾蒙,也有一派人馬說食用少量的塑膠為例並不會對人體有害,也看過人乳裡面檢驗出塑膠的範例,總之,我個人是絕對不會讓我要吃的東西接近任何塑膠。你想想看,人類歷史上,有哪個人把塑膠當食器用了?兩百年前的人們沒有這樣幹的話,那我們應該也不要這樣幹,要相信先人的智慧。

應用真的是說不完,譬如說刀柄、電燈開關、汽車外殼、甚至到戰鬥機的部分零件都可以是塑膠,我想說的是,用力的發揮你的想像力吧,期待。塑膠的意思就是可塑性無限,在於你願意丟多少時間、金錢以及熱忱,我覺得有很多可能性,我自己目前是打算拿來造一條船,並繞著台灣航行。

挑戰

只有很少部分的人可以把想像的物件幹出來,大部分的都只是想的講的很爽,但不會實現,垃圾變黃金大家都愛,但有誰真的幹出來了?真的是沒有幾個了,因為太麻煩。

真的是會有不少挑戰,舉例來說,再生素材有太多不完美了,品質不穩、內部不扎實、表面剝落、不平整、坑坑洞洞、這些雖然都可以用一些工法去克服,但會很花時間,拿木頭來說,一塊可加工的,基本上隨便刨兩下,砂紙400號過兩下,就很容易達到一個光滑漂亮的地方,再生素材卻要5~10倍的工法才可能到漂亮的狀態,刨過之後遇到坑洞,在用熱焊去補,補完之後在刨個幾次,砂紙至少也3~5番號都認真過一遍,才勉強有點漂亮的樣子,當然是可以到達精品的狀態,但那真的是不容易到達的地方,目前到得了那邊的只有一些無藥可救、不切實際對充滿熱忱與浪漫的匠者可以做到。

這邊要申明一下,請不要被網路上這些再生物件的迷幻給騙了,那是需要很多功夫才有辦法到,除了要有心理準備、基本的木工底子、不完美的包容與欣賞、耐心、錢、時間、意願等等,偶爾遇到幾個業主不知道也不願意駕馭這材料的,對於塑膠再生板子的不完美是沒辦法接受,這樣說吧,好比你不會開車,也不打算在賽車場上練習,然後買了一台f1賽車,第一個彎都還沒過,車子就冒煙爆了,然後你開始責怪車子的製造商,再生塑膠是一個非常挑戰狡猾的材料,請先做好事前研究,我可以跟你分享相關的知識經驗,但不會接受退貨這件事情,每一片都是我冒著生命危險製作出來的,每一片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小孩一樣,我希望他們都可以達到一個可以被疼愛的地方,其實我也不太喜歡賣給不懂欣賞愛惜的人,無奈生活中許多帳單。

使用再生塑膠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真的是有錢有閒、有耐心、有喜歡、並瞭解這項材料後面代表的含義以及要傳達的訊息。不然你只會覺得這種用垃圾做出來的東西一點價值沒有,為什麼要錢呢,垃圾又不用錢對吧?

依慣例與vast去海邊散散步、看看浪、順便撿個垃圾

你有沒有進去過一間店,店員看起來就有點酷酷,然後又很有風格,帥帥的兒,那態度就是很迷人,嗯,對,我在說的是酷酷的小廠牌。

從小我就很迷戀獨立小廠牌,真是很喜歡那種很特別的感覺,有時候是一件上衣、一件外套、一雙鞋子、一件褲子、或是一些物件,是設計師在感覺對的時候做出來的,只有一件或是遇到有一樣東西的人機率是零點零零零六以內,很貴,但感覺真的很爽,好喜歡那種特別的感覺喔,也可以感受到廠牌的用心 ;傻傻不懂事的時候會去穿到一些大牌子出來的東西,偶爾難免撞衫,我就會把那件丟了,因為我覺得一點都不特別。

小廠牌帥的原因,除了東西很多都是限量的以外,通常搞獨立廠牌的傢伙們也都是很有態度,
對於人生也是很有想法,那種人與人的連結更是重要,周邊很多朋友也都是從獨立廠牌開始認識,最後也成為很好的人生夥伴以及老師,不管是在哲學或是生意上,是一種很特別的連結。

上面講的都不重要,也跟下面要講的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很興奮的想要分享對於小廠牌的迷戀而已。

開始之前,我想先從一個不相干的場子傳來的故事開始:

看到餐廳客人外帶咖啡的時候,覺得垃圾怎麼那麼多,於是說了一句話:外帶的話製造那麼多垃圾,那不要做外帶了,讓客人在這邊喝或是自己帶容器來裝,不然不要賣了。這個故事是我在五年前聽到的,到現在還是很感動的放在心上,偶而拿出來品嚐。

怎麼個帥法?首先,自己說自己帥並不帥,真的帥的是在一個完全不相干的情境裡被另外一個人不刻意的講出來,那是一種扎實的帥,也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帥,再來就是,願意放棄少賣一個東西去換取一個減少製造垃圾的機會,那是一種勇氣。歐,相信我,我跟上百個廠商聊過不提供一次性塑膠的話題,百分之八十會擔心客人因此而不來(時常還會看到廠商主動提供一次性塑膠給客人說:這樣比較好拿),百分之十九點五會覺得我是瘋子,就那不到百分之零點五是相信並且支持這樣的理念。對,我知道,網路上四處都是小鳥跟蜜蜂在花群跳舞,但現實就是他媽比水泥還硬的硬。

大多數的商家對於塑膠濫用的立場是,除了關我屁事、很麻煩之外,恐懼少給了一個塑膠袋客人將不會在回來買東西了。

一開始我還是很懷疑浪人對於環境的態度,整天喊愛自然愛海洋的,在頭城住了三、四年,
從來沒有看過一個衝浪的下去撿垃圾,這也是阻擾我衝浪的一顆石頭,如果只待在海平面上,怎麼可以說自己愛海?如果只有一昧的消費海洋,卻不願意彎腰幫忙撿個垃圾,怎麼可以說自己以海為家?

時常被問,你又來衝浪了喔,我總是笑笑的回說,沒有啦,我來踩踩沙子,當然我也喜歡衝浪,不過,發現塑膠垃圾在海邊亂飄一後,薦骨總是冷冷的跟我說:在你把海弄乾淨以前,你沒有資格玩水。

言歸正轉,VAST改變了我對於浪人的觀點,合作至今好幾年,他們一而再的用行動去證明衝浪跟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在沒有辦法太野的城市裡,他們舉辦了許多的展覽推廣,除了告訴人們衝浪有多帥以外,更是把環境議題帶入其中,衝浪很帥,一邊衝浪一邊照顧環境更帥!在戶外,他們用實際的行動,像是淨灘、約大家出來大自然做運動、企業責任或是再生教育,僅舉幾個,我老早就數不清他們到底幹了幾次這樣的事情了,直到今天,他們還在幹。

另外一個在VAST看到的就是希望,他們的出現讓在海邊一個人絕望淨灘的我看到了一到光芒,雖然只是一個小廠牌,手頭上的資源是很有限,但他們非常願意做,相較於其他冰冰冷冷嘰嘰掰掰整天喊窮的大公司們,他們絕對是勇氣可嘉、不廢話直接跟你去打垃圾戰的好夥伴。

VAST跟不垃圾場已經在海廢走了一段路,另外,去年也在頭城設立了塑膠收集點,好讓會撿垃圾的浪人們有個地方可以混; 情長紙短,在這邊怎麼講都沒有辦法真的傳達,我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找一個VAST的孩子聊聊,或是更直接下次去現場看看我們在幹嘛,你就會懂。

另外很大的一個啟發就是,支持本土這件事情,VAST與台灣本土的創作者、藝術家、攝影師浪人都有非常親密的關係,這也是我覺得很棒的事情,當我們都開始支持本土的時候,本土化的傢伙們就會有更多養分去成長,也更有機會去照顧彼此。

最後還有一個,我變得比較秋了,覺得不用等到海邊乾淨的時候才可以衝浪,其實保持心情愉快,一邊衝浪一邊撿垃圾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嗯,我又被拉回去衝浪了,歐耶。

想講的東西還很多,不多廢話,不跟你討論今天要喝多少水,吃多少蔬菜,開不開心,小孩子有沒有奶喝,吸的空氣乾不乾淨,有沒有曬太陽; 總之,我剛發現北海岸一個超級讚的浪點了,我不在乎你到底是玩真的還是怎樣,我要下水了,歐耶。

https://www.vastsurfshop.com

幫忙

早上醒來,可以看到太陽或是聽到雨聲,手腳能動還站的起來,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是一種保佑,然後還可以做點什麼小事情讓世界沒有那麼糟糕的話,那就找不到東西可以抱怨,是一種完美的感覺。

從有記憶以來,互相幫忙這件事情就很常在我生活周遭出現,不管是被幫忙或是幫忙,對我來說都是很快樂的事情,從很簡單的一個小動作、到天災、人禍或是那種單純吃飽太閒的事,可以去幫忙到,真的是很令人開心的事; 我想說的事情,我喜歡幫忙人,所以請不要客氣,有需要的話就大方告訴我,但請不要沒有禮貌。

我可以怎麼幫忙呢?首先,我的力氣很大,時常在幫忙搬家、搬石頭、搬機器,一般家庭裡面可以看到的東西我都搬過,力勢跟角度還算會抓啦,有教過學費的拉常常受傷過,算有經驗,一次試過單手甩一台70公斤的機器,但那樣的事情我不會再做一次了; 然後我還有一台廂型貨車,精準來說是150x150x270 cm,搬運的部分大概這樣子。

我本身是一位黑手,對於鐵工、木工、以及水電有著基本的認識,也參與過不少蓋房子跟造船的場子,還不敢自己多厲害,但可以說民生用途都還夠用。鐵工部分,魚鱗、水底焊接、或是鋁焊接都還不會; 但黑鐵白鐵的加工,切切割割黏在一起挖個洞磨來磨去什麼的都還可以,木工的話,除了雕龍雕鳳雕神不會,大致是跟鐵工一樣的狀態,做做傢俱、室內裝潢還是小湯匙的是完全沒問題。水電的話,打打水泥啊、埋線埋管接電基本功都還算可以,不能說多細膩確定可以用。

這樣講吧,小時候是在一間家庭工廠長大的兒,我可以聽得出什麼機器在動,動的怎樣。

工法追求的是一種粗飽實用帶點暴力美學,喜歡就地取材、低技術、超級便宜簡單的方式去做,同時也是很講求氣氛跟心情的,不管幹嘛,氣氛得好。比較細膩的功應該就是磨工了,以前當過洗碗工,可以每天釘在同一個點洗15個小時以上那種,那段期間培養了我對於洗碗的熱忱以及磨工的耐性,在洗碗這件事情上我得到很多的心靈平靜以及功夫的領悟,我很喜歡偷偷的跑去後面洗碗,我想可能是因為幼稚園的時候,我常常在姊姊們洗碗的時候,待在一旁看著,對我來說那是很開心且安全的樣子了。

現在的工作室裡頭,有很多的傢伙可以使用,包含了重型的車、銑床,小型工具機:電焊機、切割機具、鑽洞的、刨的、研磨的,當然也有許多我做的塑膠再生機器們,總之,機器算是很夠用,我很喜歡玩這些東西,可以一直玩一直玩,歸剛誒拉,真的是歸剛誒然後隔一天在歸剛,一直歸剛下去那種,引擎或是機器開機的聲音也是聽了就會興奮手癢那樣的狀態,基本加工、配盤、配電或是陽春一點拿斧頭上山都很ok。

個性算是隨和好相處啦,好說話但很不好欺負,直來直往那種,不爽就不爽,一點面子都不會給,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很細心或是體貼的人,但我很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也很容易就把我的心掏出來給你看,我熱愛冒險,也很喜歡把雙手弄的髒兮兮,現在的我在打這篇,我覺得自己是非常幸運的傢伙,也希望可以運用一些小小的技能、工具去小小幫助到人,在自己還可以動的時候,我想要做這樣的事情。

幫忙的過程是好玩的、可以讓我忘記我有多寂寞、看到不同人的微笑是我很喜歡很喜歡的畫面,我不要任何的回報; 如果可以的話,你可以跟我講一些有趣的事情、或是在未來的某一個機會中,把這往前推給下一個有需要的人,或是哪一天在路上隨地把一些不屬於大自然的垃圾撿起來,那對我來說就是最開心的事情了。

請不要害羞

與礦場聊聊永續性

前些日子,接到了芭比的來電,希望在宜蘭辦個幾場工作坊,ㄅ拉ㄅ拉的,我隨便聽了幾個關鍵字,就沒多想,答應了她:宜蘭、盪鞦韆、生態觀察。活動當天才發現,是在漢本、澳花那一帶,帶著有點緊張的心情開著颱風天的東海岸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隨便一顆拳頭大的石頭下來都可以穿破車頂的板金;也發現了這次的合作業主是台泥,對,挖水泥的兒。

我知道刻板印象有時候可以是一件狡猾的事,可以是一個沒有根據或是根據情境,又可以是一個簡單認識或是不認識的樣子。我不知道大家對於開山挖礦的那個畫面是怎麼樣,但我有一個矮油感,會不小心覺得你都在那個狀態了,我們沒什麼好談了,天啊,我還是個會去抗議集會那種傢伙。好比是,全部的人都喜歡吃燒肉,但沒人想去殺了那動物,最後屠夫下手後,大家又覺得矮油的,但搞不好屠夫也可以內心很暖然後會做一些好事情,是有可能的啊。

又想了想,當有人願意跟你討論塑膠廢棄總是一個好的現象,我嘗試著用力不漏掉任何一個機會。手頭上有一千億的人對於永續性的那種浪漫是讓人無法想像的,我盯著水裡的珊瑚旁邊的海膽想說,哇賓果,有海膽自助餐了; 簡單來說,先上山把樹全部砍掉、挖挖土石、燃個煤發發電什麼的,喔,除了礦場、發電廠、他們還有自己的港口,對,你沒看錯,自己的港口,整局養活了成千上百的家庭。過手的能量以及資源,我相信他們比任何人都會更重視,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挖完了就沒得玩了。

銅板是有三個面或者是更複雜的結構體,沒有辦法當下直接一個開關,按一下就關掉,舉例來說,一個反對挖礦的人整天待的地方就是一個水泥盒子、純素食主義者吃著高碳排的酪梨跟吃牛肉的人說不能吃肉、諸如此類,我覺得討論都是好事,但請溫柔點,畢竟現在的世界已經不缺更多憎恨了。

可以走進去場子看看水泥是怎麼發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水泥也是其中一個嘗試的媒材,可塑性也超高、石頭、沙子、加點水,又很便宜,以特性來說我覺得是好玩的材料。願意敞開大門去擁抱陌生人是需要勇氣的一件事,願意看看也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現實層面,我們不可能突然今天就把礦場關掉,那是不是會有很多人沒房子可以住(常常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水泥這麼便宜,房子那麼貴),也會有很多人沒飯吃。在調整往比較永續的路上,是有很多小按鈕可以嘗試的,譬如說,你知道你在砍樹了,但一個很重要的點是你怎麼砍,挖起來亂堆,還是說小心的把每一株保育起來,可以在其他地方種; 或者是成立一個超酷的永續部門,定期的去淨灘,還是說找到一些部落古法的好喝沒有包裝的飲料之類的,孵育珊瑚還是說找到更好的方式去改變這些吃吃喝喝弄弄所產生的廢棄物。

先接近、喜歡之後就會有一種想要保護的感覺。

很幸運的是在睡前雨停了,到了澳花布部落的小吃部,這也是以前經常來的點,原住民一個好玩的地方就是,很熱鬧,外來者進去後10分鐘,全村的人都會知道你來了,而且他們會過來看你,短短吃一盤炒麵可以這啊麼多的角色劇本也是夠鬧的。一次在海邊,一次在部落旁邊的小溪流,聽著水聲數星星。

這一場的高潮應該就是驛站是一個很適合做塑膠再生的地方,空間夠大、電力又很夠、在海邊旁邊、有洗澡的地方、也有盪鞦韆的,還有,館內有一堆sup跟一群很有趣的救生員可以帶你們去做壞事。

簡單來說,我們發現永續這一件事情就是去善用有限資源以及理解有限資源是有限的,在不同手裡放入小巧思讓資源得以走更遠,以及在一些無法避免的過程將傷害最小化並且著手復育讓未來的人們還有資源可以用。

舉辦工作坊的目的是讓大家藉由塑膠再生的過程中去了解塑膠廢棄物一事,自己去體驗到底用自己的力量去處理塑膠廢棄物是多麽麻煩的事,然後偷偷的在每個人心裡埋下一顆珍惜的種子,其實力量是可以很大的。

一個人相信,幾個人相信; 一個人做,幾個人做,那麼,不垃圾的那天將很快就發生(必須得快,我們在跟很多東西賽跑)。

春耕

在很小的時候,我對於泥巴就很著迷,好喜歡那觸感,就是一個感覺,喜歡下雨後踩在土的感覺,很讚的感覺,感覺到土黏在皮膚上的感覺,喜歡腳趾縫都是泥巴的感覺,跟踩在水泥地上的感覺是很不一樣,土很包容,下去的時候是溫柔的親吻、緩衝,可以感受到生命以及身體與土地在發生一個不可思義的能量平衡化學反應。

也藉由了觀察土地開始著手了不垃圾場,就是想要抱著她的感覺,觀察、感受以及被啟發; 也因為玩了計畫後更嚮往土地,塑膠再生的製成中,其實跟所有的生產是很像的,想像一下那個把你身上衣服做出來的印度童工,一天15個小時在工廠機器前面一直做重複的勞務,中間的粉塵、臭味、汗水、那絕對不是服裝雜誌上看到那樣”漂亮”的畫面,而是辛苦、無聊、骯髒、危險的總和。每當我到了一個極限的時候,我就會往土地跑,鄉野田邊山上隨便都好,只要能離開工作區域,那就是很棒可以偷偷喘口氣的機會了。一是去田邊走走不用花到什麼錢,恩,我把大部分都丟給了這一個瘋狂的再生計畫裡頭,很瘋,我連自己襪子都會捨不得買,更別說像一般人一樣上上餐館啊,出去玩什麼的了,大多都砸到工具類或是作業所需要的器具耗材等,再來是田邊其實可以是一個不插電的巨大冰箱,是一個很棒的食物來源,而且是免費的,表示又有更多資源可以投入計畫,喔耶。

今年很幸運的我,有機會可以跟一位老師學習務農,這一直都是我很嚮往的一件事情,然後,幹!!終於可以幹這件事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令人非常興奮而且充滿想像力的一件事情:是要種些甘蔗拿來蒸餾成萊姆酒、還是用心跟愛種一些好吃的蔬菜給心愛的人吃、還是種很多樹然後30年後就可以有一大片森林、種點水果打打果汁啊、或是我最喜歡的,不要有任何目的而把它單純當作一個去認識土地的方式。我不是在反對功利主義,而是說我們是不是偶爾可以用不同方式去看待植物或動物而不是總是把他們想成食物,可不可以就有那麼一點點的場合,用一個單純欣賞、相處、講講畫的朋友去看待這些作物呢?

有時候我會幻想我是一株番茄,然後有一個人每天來看我,但他一天到晚在想怎麼吃我,我可能會有點緊張; 如果他今天就只是很單純的來看看我,陪我說說話,關心我,並且他沒有打算要吃了我,那我會有一點開心的吧!

種田這件事情很像是賭博跟賽跑的綜合體,雨天就不用玩了,即使是晴天,能作業的時間也有限,最舒服理想的時段就是太陽剛出來跟下去前那幾個小時後,恩,我必須承認在這個領域,太陽真的是老大。再來就是生心理的考驗了,我會說這是一個結合藝術跟運動的活動了,真的是要用全身去跟土地打摔角,除草是一個基本功,用手拔呢還是直接不管三七二十一除草劑直接下去,之間的槓桿落差可以是幾百倍的問題,以一個人對抗一分地來說,手工下去可能就是兩週起跳了,除草劑的話,半天就搞定,還有殺蟲劑以及施肥的拉扯,要還是不要或是用什麼。

認識土地的過程有一點像上帝視野在把玩著一間遊樂園,赤腳踩到紅螞蟻窩、決定哪一根草今天要被拔起來晾乾了、什麼菜將會進到我肚子裡面,緩緩地無時無刻在變化,又日復一日的在重複著,突然秋天了。

人員招募

好吧,是這樣的,到目前為止看到的計畫是由非常少數人完成,真的是一個小咪咪的團隊,甚至不到一個團隊,許多的資源都是拼湊而來,旁邊的親人朋友騙過來幫忙,對,基本上什麼都要自己來,這可以從很糟糕的網站,粗劣的機器看出,軟硬體部分都有太多可以進步的空間,絕對是一個很挑戰且充滿想像力的計畫。

我想是時候把事情弄的辣一點了。這幾年的觀察下來,廢棄物相關的意識一直在發酵,同時也看到越來越多人對自己的消費(生產)行為願意負責; 當然還是有部分是完全在意識外,舉例來說,不時會收到廠商的來信,說手上一批什麼什麼廢棄,希望可以幫忙處理,但不願意付任何費用,覺得丟掉可惜,看沒有人要就拿去,也遇過拿一些有的沒的過來換個心安。

事實上,沒有人會需要你不要的廢棄物,把廢棄物轉化這件事情是比原先製成更複雜、耗時、更貴,而且不一定會成功。這也是目前需要被理解的事實之一,所謂的資源回收的分類只是剛開始而已,一連串的複雜逆向工程。人們並不知道回收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覺得有做回收就好。不垃圾場就是因為看到太多的資源被浪費後的一個探討。用了非傳統的思維/玩法在進行著計畫,也差不多累積足夠的經驗/知識把計畫帶到下一個階段。

目前需要的人力:

  • 苦力活:板材製作/塑膠收集/分類/清洗粉碎,力氣大,耐操
  • 數位忍者:社群平台上推播,關鍵字,網站設計,網路的部分
  • 平面設計:照片/文字整理,火力支援
  • 機械工程師:再生機器相關加工/研發/操作,鐵工相關
  • 行銷:用消費或行動影響未來/支持本土化/企劃
  • 公關:品牌形象建立,協會/基金會/教育單位/公家單位串聯,企業贊助
  • 生意人/業務:巧思商品化,找適合的商業模式/金源/商品/服務/募資
  • 寫手:補助類撰寫,說故事的
  • 產品設計師:使用再生素材設計出有趣的產品設計,木工相關
  • 教育種子:入校園認識塑膠演講/工作坊塑膠再生實作/淨灘
  • 研究者:塑膠廢棄/替代方式/永續性研究

事情:

整個計畫其實就是看到了浪費這一件事情,譬如說食物、衣服、或是塑膠,但我們目前先專心於塑膠廢棄物,一件一件來。重點就是去轉換已經被生產並且丟棄的廢棄塑膠,重新再造成價值性高、生命週期長且可被再生的物件,提供再生素材去避免新的原物料開採。
目前的狀態,不垃圾場一天可以轉化約40公斤的塑膠,約5片大片的再生板材,這是一個人的規模,有足夠資源的話,我們很容易可以往半自動化或是放大規模去作業,目前有五台運行中的再生機器,分別在不同的場合服役著。

  • 轉換一公噸的廢棄塑膠
  • 種一百棵樹

物:

目前大部分的火力會專心在板材的製作,當然也有很多的開發案子在跑,今年應該是會有很多不同的產品設計發生,目前為止也實際做過上千件作品,最想要的還是去做一條船,理想是用100%廢棄物作成一艘帆船圍繞著台灣航行,但目前先試做獨木舟,至少先有個小東東浮的起來再說。

最重要的事情是去跟大眾聊聊廢棄物這一件事情,造成正面的社會影響力,進而往一個更具永續性的未來前進。


請直接把簡單自我介紹以及有興趣的位置傳到: trasholove@gmail.com

22年下半場

牤波是真的沒什麼好的藉口,一直沒有固定時間的更新,該打屁股。

在往下一站出發前,這邊先整理一下22年下半場的狀況,整體來說算是勉強湊合的可以用,除了在現實中嘗試著引入資源進來計畫以外,其他時間都在花在板材的再生、物件製作、巡迴上。整體上還是一樣苦,但開始看到一些種子在慢慢開花,是開心的。

照片

2022年12月前計算,收集了超過1噸以上的塑膠廢棄物,大多從商家、個人、淨灘收集回來,對,囤積跟再生是困難的地方。目前為止大概成功再生了快300公斤的塑膠。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生板材的市場價值約6公斤3000元,每公斤約500元。廢棄塑膠問題其中有一個因素就是因為價格太低沒有人想回收,資源回收廠乾淨的塑膠每公斤約1元,有的時候也會因為太雜或太髒被拒收。500倍的槓桿我覺得是很屌,我們把路邊沒人要的垃圾當成高檔藝術品在玩。

解封後,第一波跟宜蘭的人禾基金會以及環保署一起走入社區,把塑膠再生分享給當地的居民,人禾是一個很有趣的夥伴,他們在意的議題也都非常有趣,其中許多包含了更友善/更平衡的生活方式。在那邊也遇到了一個瘋媽媽,一個計畫叫做海邊的接力賽,到處到東北角去亂淨灘的,真的是亂帥了。

照片再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貨車壞掉了,也是真的有操到,這3年來全台灣跑了5,6萬公里,帶著機台/睡袋四處去革命的,這一條下去會是大條的,先緩著。暫時先用大眾運輸腳踏車,風景其實也不錯,對於a點到b點這件事情就更有感,四處考察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靈感。

這一次跟宜蘭的好戰友蘭陽博物館搞了為期2個多月的展覽,展物製作部分就噴掉了快半年,在壓片機完成測試後的量產,將廢棄塑膠轉成板材後,在以板材去製作不同物件,挑戰又更高,整個材料特性的完整度就更出來了,真的是做出一張可以坐在上面的椅子感覺又不一樣。

緊接著校園巡迴坊,走入校園/教育單位,前前後後也跑了10來多場,從公私立學校、實驗學校到自學團體,教育是一個力量非常大的東西,有時候也藉由這樣子的研討去修正自我,看到不同背景的學生,雖然行頭跟調調都很不一樣,但確定的是我們都面對著一樣的塑膠問題。

帶著宜蘭的祝福往南花蓮走入部落,與一群原住民的孩子玩塑膠垃圾,一起到了幾個沙灘、出海口撿了些垃圾,做了幾場的再生工作坊,也沈重的聊到了浪費這一件事情。這群孩子雖然沒讀什麼書,很早就出來做工,相較於城市的人們,他們顯得樂觀許多,即使環境在怎麼粗劣,也可以嘻嘻哈哈的輕輕帶過去,我想那是一種單純的快樂,每天喝酒數星星的那樣。

世界運作的方式真的是很奇妙,總是可以找到不同種方式運作,轟炸式的風格,也算輕輕的把今年收個尾。

下一步會開始曼波計畫。

希望的光灑在那呦嘿的皮膚上,又反射成更多的希望,閃亮著。

同理心很重要,當我們願意試著把自己放在別的角度看看,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蘭陽博物館走入校園計畫-與太平洋戰友的環境教育

其實我們一般就是很簡陋地基本幾樣上貨車後就出發,到不同地方去跟跟大家分享塑膠再生,當然也有從個地方老師們帶著學生來找我們玩。

不垃圾場有一個很夠意思的戰友:蘭陽博物館,除了建築是一個有趣的形狀以外,館方也是在很多南島語系、考古、物種相關的議題上都很用心,除了這些我們也都很有共鳴的話題以話,蘭博也是在太平洋第一道陣線上,對於海洋垃圾跟環境當然也是很在意,這是非常讓人興奮的事情。

在20年的夏天,我們決定跟蘭博一起把不垃圾這件事情帶入宜蘭各地的校園,不管是一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實驗學校還是偏遠地區,開啟了一場接著一場環境教育的巡迴。

一般內容會分成三個部分:幻燈片解說、實際物件分享、允許的狀況下會把再生機台帶過去現場直接來。

幻燈片從海島還有自然環境切入,跟學生們講解垃圾與環境的關係,從大樹帶給我們的啟發、糞金龜教會我們的事情、焚化爐與掩瞞場的狀況到整個塑膠再生的過程,讓大家可以知道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實際物件會請大家把家裡的塑膠收集帶來、學校資源回收室裡的廢棄塑膠、以及不垃圾場帶去的再生相關物件/實驗品,讓大家看到、摸到,從回收之後的情形是什麼。

場地/電力允許的情況下,會直接把機台帶到學校,讓學生們直接把自己產生的垃圾做成再生物件,是一個鼓勵、也是一個象徵、也是一個訊息,了解跟實際操作塑膠再生是最好去理解塑膠廢棄物的方式,當大家認真收集塑膠之後,很辛苦的把它再生成一個東西時,學生們會理解這過程有多麽的得來不易,會發現到資源的可貴,進而在日常生活中把珍惜這件事應用在不同地方。廢棄塑膠只是一個開始,當學生內心發出一株小小的珍惜之苗,會很自然的開始去觀察這個事情,也會開始萌生想要去保護的心,那也是這個計畫其中一個重點。

每一場結束後,看到大家那種帶著希望的臉,會覺得值得了。
大家專注的時候常常會不小心流口水
塑膠這項珍貴的材料,不應該被當作一次性的東西,用15分鐘就丟掉
激進的酷孩子,下課後跑來分享說他覺得有方式可以讓機台更好
或許不久之後,他會把對於工程的熱情應用在讓世界更好的事情上
不垃圾場的孩子王:小麥
常常大家拿到物件就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然後哇噻完之後又竊竊私語:“不可能拉,頓一下後,那這樣可嗎?那樣可以嗎?”,然後又蹦出一堆想像力了。
常常一群酷孩子直接暴動著,看到塑膠廢棄的可塑性讓大家腎上腺素狂飆
今天雖然我們有點把地球搞砸,但也沒有到那麼糟,我們還是有希望; 今天我們牽著孩子們走,明天孩子牽著我們走。

教育這件事情真的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常常被叫老師的時候會有點疑惑,其實自己完全也是在很疑惑的狀態,與其說是教,比較像是互相討論,在一波一波的校園巡迴時,並不只是單行道的把知識填鴨在這群學生身上,學生其實很單純,也因此更好討論,可以針什麼對,而不是誰對的方式跟空間的去聆聽彼此,或許有時候學生的作法是更聰明,像是耐心、平等、跟憐憫心,就是當朋友一樣,花花時間跟大家聊聊不垃圾,大家也會花時間聽。

當然,重複性的做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在這邊也想要稱讚一下所有在環境教育的老師們,當老師真的很累誒,有時候還會遇到屁孩,幽默感一跑掉忘記怎麼跟她屁回去的時候真的是容易內傷。

不垃圾場是非常樂意去做教育的,但真的是分身乏術,資源跟團隊很有限的情況,加上本身計畫也有非常多的作業,能做的場次有限,但,嘿,我們很用力了啦。也期待在未來能夠有與環境教育相關蹦出更多有趣的火花。

追求美的過程- melvita x trasholove 收集箱計畫

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湯匙只為了那短短10分鐘的方便

追求美的過程中,除了不忘了放點意識在自然環境以及動植物,也是去包容了那不完美,就那一點點的不完美,讓整個美又更完整也更浪漫。

前陣子與法國歐舒丹集團下的有機保養品牌Melvita合作了一個浪漫收集箱的企劃,用民生產生的一次性塑膠廢棄物聚丙烯再生成收集箱,並放置在全台灣不同的櫃點讓民眾可以把家裏的廢棄塑膠帶過去,確保生活中產生的塑膠廢棄物可以被再生成更酷的物件。

其實一開始聽到歐舒丹的時候,是很興奮的,因為不久前有遇到他們贊助的一個計畫,叫做plasticodysse,是一個用塑膠廢物造船,並且自己做個一顆引擎可以抽真空加熱把塑膠廢棄物當成燃料去推動船隻,開著這艘用垃圾做的船,到不同地方推廣塑膠問題的意識,並把各地方收集到的塑膠廢棄物當作燃料開到下一個點,真的想不到有什麼物件可以比這個還要酷,當初遇到這個團隊的時候,內心非常激動,一直流口水,哇,有用不完的贊助可以專心去幹一個計畫,真的是讓人牙癢癢的。plastic oddysse 也是很前衛,其中也幫忙了一個很酷的再生滑板計畫:RPSD,一個把塑膠廢棄做成可以溜的滑板計畫。

一直很不想面對的事實,塑膠廢棄的升級再造這個遊戲,真的玩得起的還是以歐洲市場居多,不管是在一般民眾的支持/參與,政府的政策上,資源上都遠遠比台灣還要活躍,市場上也很被大家認同; 這也是不垃圾場遇到的挑戰之一,除了資源真的少了很多以外,也很難跟大眾撞出實際的火花,可能是大家害羞,或是我們都害怕去冒險一些新的事物。

簡單來說,如果今天在歐洲做事的全身髒髒的,是被尊敬,是被妹仔圍繞,大家覺得你有勇氣把自己的手弄髒,你的工作專業很危險衣服才會破洞,你不刮鬍子是因為你超級專注在你的事情上,也不需要去用外觀去讓其他人留下好的深刻印象,大家因為你的態度跟做事的專業欣賞你、喜歡你、擁抱你。反之,在台灣一樣的畫面你只會被當成非法外勞,基本上很多地方都進不去,有時候覺得去撿海廢回來的時候不會被開罰單就很慶幸,晚上桌上有一碗陽春麵就心滿意足了。這也是不垃圾場一路以來遇到有趣的挑戰。

從頭到尾

嘿嘿,但國外的月亮跟台灣的月亮其實就是同一顆月亮,沒有誰比較怎樣的,看到彼此不同就是去欣賞然後互享啟發然後繼續幹,這個計畫有一個重點就是在有限的資源去挑戰無限的想像力,越有挑戰的事情就是越好玩。

浪漫收集箱

遇到了超浪漫的本土戰友Melvita,一開始的想法是彼此都在不同的領域追求美,過程中也想要回饋一下地球媽媽,他們看到了一罐一罐化妝品的廢棄物,不希望變成浪費,於是開啟了一段追求美的交流。我們從一張什麼都沒有的紙開始,慢慢從草稿進到物件的狀態,一起設計了一套浪漫的回收箱,這對不垃圾場是非常珍貴的,你也知道再生是一條辛苦寂寞的道路,當遇到知音跟妳一起把手弄髒,那是讓人無比興奮的事情。過程中也交換了彼此對於塑膠再生的想法跟能量,那是很不可思議的碰撞一般來說,百貨公司、時尚的東區、辦公室都是離我非常遠的東西,算是另一個平行世界的,感覺大家都是忙著在賣更多東西、忙東忙西的、用很快的速度在前進,而在不垃圾場可能會因為看到一朵雲很漂亮而停擺手邊所有事情,只為了去欣賞那朵美麗的雲,但這次交流後,發現還是有部分在辦公室的人用他們的方式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試著去做一些改變,可能是在原物料挑選的時候會去選擇比較不傷害環境/動物的方式,即使在現實層面中成本會更高、實際上的效益也沒有那麼大,也會願意去做一點點有可能可以改變世界的小事情,還有一個超酷的事情,就是他們超級在意蜜蜂,除了把蜂窩放入設計理念以外,也執行過怎麼跟蜂窩相處的工作坊,當下聽到,就是一個歐吉桑跟兩個超辣OL小步跳的狀態了,辦公桌前可能是一個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上班族,下班後其實也是一個姊姊、一個媽媽,會說怎麼樣可以讓明天更好,能有這樣子的合作機會,除了找不到東西可以抱怨以外,就是敲擊帥的翻掉了啦。

每一片的顏色、表面、厚度、質感都不一樣,
再生素才的切切割割、表面拋光跟傳統技法很像,但帶了一點狡猾跟把垃圾變寶物的驕傲
再生板材很容易被加工、可以用不同方式結合,需要放更多的巧思
每一道工序都是那麼的好玩,包含前置的清洗/分類

必須很驕傲的說,這應該是目前全台灣最屌的收集箱了,除了是用100%廢棄塑膠再生而成(壞掉的話也可以被再製一次,但我們做的很堅固應該可以撐很久,目前認知的極限可以用450~1000年,但可能因為紫外線或溫度有許變動),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大理石紋路,應該也是最重(珍貴)的了,整個計畫用使用了約263公斤的廢棄塑膠(大約是87500個廢棄湯匙再製而成),整個製成除了超過250個小時,也產生了不少的損耗,最後的結果是一個13 公斤的回收箱,跟很多的製成一樣,中間消耗不少的能量、時間、當然還有人力,真的做到手軟腳軟的,全部的input是263公斤,而實際的ouput是91公斤,中間的損耗是172公斤,這些剩料當然會盡量不浪費,漂亮一點材料有時間我會想要拿來做一個腳踏車籃子,其他屑屑會丟回去系統再生成其他物件,另外也冒著很大的生命危險在做這件事情,可能因為環境賀爾蒙而肩膀上長出另外一隻手臂,肺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受傷,整個再製過程是可以很危險,不是要恐嚇你們,而是想要跟你們說,塑膠再生很硬,不是說可以再生就可以一直濫用塑膠,重點在於怎麼樣去了解我們跟塑膠的關係並開始思考、採取行動,請大家不要誤會再生這件事情,再生這件事情除了把已經產生出來的廢棄物轉成有用的物件以外,也需要大家一起幫忙解決塑膠問題。這些浪漫的再生收集箱也進到了北中南各大百貨公司開始服役,接下來也會保持追蹤,看看到底收集到了什麼樣的塑膠,然後在狡猾的做出其他更浪漫的物件跟大家炫耀。

歐耶

大型裝置藝術-能量金字塔

從很小的時候就被地下街頭文化深深的影響,也許是對於世界那強烈的好奇心,不管在學校或是家裡面都沒有辦法找到適當的出口,又或是被地下文化的那種帥深深吸引著,除了解釋了大部分的人沒有辦法跟你解釋的事情以外,也包容著你,安慰跟陪伴你無數個寂寞疑惑的夜晚。

街頭文化象徵著許多事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啟發。

一路上很幸運的,總是會遇到幾個哥哥姊姊願意照顧你,帶你出去坏,即使自己很屁、不修邊幅、玩世不恭、沒禮貌、有時又帶點反社會或是微微的憤世忌俗,即使你的幽默感有時候很難被大家懂而且常常會遭成麻煩,這些前輩並不會責怪、懲罰你,也不會在後面找機會弄你或是離開你,反而是無條件的接受你,然後用正面跟希望把你帶到有光的地方,除了祝福你好,也會在不同的時機伸出雙手去接住你、幫助你。是一種無條件用沒有顏色的眼光愛你原始的狀態,不求回報,偶爾想到的時候回去報到一下,陪他們聊聊天,他們就很開心那樣。

除了被啟發可以去做不同事情,也可以大辣辣的用力當自己。

阿曼是嗨島電波跟嗨浪滔滔的主理人,也是人生道路上一位老大,她的計畫探討的議題包羅萬象,常常是看似沒那麼重要,但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浪漫必需品。很多邊緣的議題,不管是藝術上、音樂上、當然有自然森林跟小動物,她一直以來都用自己的方式很認真的在走這一條路,即使多辛苦,她不帶一絲猶豫的一直走。本土的小計畫一般來說都非常辛苦,本土又地下的計畫是另外一個層次的辛苦,撇開這些辛苦跟很有限的資源,阿曼一直以來都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在支持著不垃圾場,不論是實際面或是精神面,不垃圾場可以走到今天,有部分是被阿曼用愛轉化出來的力量推動著,不是在說一個小女生手臂上全部都是刺青一拳可以打爆妳的鼻子那麼力量; 是那種在超級絕望的時候,可以讓你不知不覺很舒服然後又突然可以向前走那種神奇力量,看到光的感覺。

有榮幸的被邀約,用垃圾去做一個大型裝置,並結合音樂、燈光還有地下文化。結構的部分是用垃圾場撿回來的廢棄鐵材,中間使用塑膠再生板材,並結合了笑琴的互動音樂,大概是3公尺高,除了素材是100%廢棄物收回製成,也是100%可以拆解或是重複使用,基本上除了一點點的鐵絲以外,這個裝置沒有產生任何的廢棄物,當然,鐵絲有撿起來好好回收。也很開心碰到許多有趣的人,跳火舞的、做工地的、退休的雷鬼音樂家、搞革命的、社會邊緣人、幹垃圾創作的、還有一些無所事事的吉普賽人,邊做邊欣賞邊看月亮,分享一下彼此的想法或能量,然後腦力激盪一下什麼時更好的未來。

在21年的聖誕節,我們決定不砍/買聖誕樹,而是用垃圾去做一個來看,它可以是一堆破銅爛鐵,也可以是一個散發愛的金字塔,也可以是一個訊息,也是一個珍惜。

不廢話,因為這次的計畫很難用文字去解釋。附上照片大家自己去揣摩齁。因為骯得逛就是超級帥到不用解釋直接歪掉。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旁邊的草皮
音樂跟燈光互相呼應

太危險

太危險

玩這個計畫有一個狡猾的地方,那就是很危險,多層面上說,不管是身體上、心理上或社會層面上,都可以帶點哈扣跟刺激。稍微整理一下給有想要玩計畫的人參考,大概會遇到怎樣的危險。

身體上

跟很多故事一樣,我們從海開始說,淨灘會想要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天氣跟地形,一開始沒有想很多,就直接上車下車到了海灘開始,大太陽想說很舒服; 大太陽的時候,會想要避免10~14點直接暴露在太陽下,很容易導致曬傷及脫水。下岸以前會想要觀察一下地形或是跟周邊的人看起來是浪人的人稍微聊聊天,海邊並不是看起來的那麼浪漫,可能滑一個青苔或是打一到浪上來就被捲走,再來就是撿海廢的時候要觀察一下撿的物件,海廢是指海邊上的廢棄物,可以是任何東西,這幾年來,發現大多部分是漁業相關的廢棄物,但也有遇過比較奇怪的東西,譬如說針頭,或是演習後的未爆彈。

有一個說法是,海邊很危險不要去,但其實危險的並不是海邊本身,而且缺少觀察跟認識導致危險,海邊本身是中性。在這邊也想向願意花時間去海邊撿垃圾的大家致敬,除了放棄在家看電視以外,也冒著中暑、脫水、手指被割傷、跌到頭爆掉縫五針的,當然在配一點腰酸背痛也是難免的。

不管是淨灘或是從民間收集回來的廢棄物,第一站就是囤積,目前為止大部分的來源都是髒髒的來,湯湯水水,發霉或是有蟲、蟑螂、老鼠,很多的灰層跟細菌。當然有時候會有民眾會會根據導覽去做很細膩的清洗跟分類,真的很有幫助(想要跟你們歡呼一下,嗚嗚呼),想像一下夏天裡,剛喝完的牛奶瓶,當下直接清洗晾乾或是裡面還有一點點牛奶然後不洗悶了一個禮拜的區別,然後在想像一下要在一大堆還沒分類清洗的垃圾生活在一起,其實沒有太健康。

再來就是最好玩也最哈扣的地方了,塑膠再生,我們從2018年開始,平均每個禮拜的工作時數是100~120個小時,到現在也是,沒有休息過,大概就是在工作與工作間塞個小縫自我安慰一下。塑膠再生的開胃菜就是清洗跟分類,那是一件漫長,重複性很高的動作,不停的做,除了會有點無聊以外就是稍微手會酸而已。

粉碎顆粒就比較哈扣一點,因為是大機械加上物理破壞的關係,要很專心確定只有丟塑膠進去粉碎機裡面,一不小心可以被電到或是手指會被切斷,過程是充滿粉層跟噪音,前面幾次一下下可能會覺得好玩,那種破壞性的暴力感,塑膠物理上的破碎感,老實說是滿舒壓,幾次工作坊,上一秒看起來都是優雅的上班族或是可愛的幼稚園妹妹,哇,上了粉碎機之後馬上變臉,變得有點像是摔角選手要跟你輸贏的臉。一下下總是不錯,如果長時間下來的話,吸很多粉層後肺會有點痛,耳朵會開始有點耳鳴,一直丟來丟去搬來搬去的身體會有一點發炎。再來就是不小心太專注會常常忘了吃飯或是上廁所,代價就是胃痛或膀胱發炎。

再來就是熱(aka hot)的部分,從粉碎顆粒加溫到攝氏200~250度,融化到有一點像牙膏的狀態並在冷卻前加壓到想要的形狀,這邊也是很刺激,因為機台除了許多不確定性以外,也會根據天氣有不同反應,被200度的鐵跟200度的塑膠燙到是完全不同感覺,鐵的感覺是輕輕的表面,其實不太有感覺,後段燒焦的皮膚破開後微微的刺痛感; 而200度的塑膠會黏在皮膚上,甩不掉,有點像被蠟燭的油滴到,疼痛程度x10倍以上。機台製作跟塑膠的後加工的部分有點像,切切割割,挖洞磨來磨去,不外乎就是火花、粉塵、一切可以斷手斷腳的事情,有一次沒注意被機器甩了一下(大概有0.7秒的反應),虎牙直接噴掉,哇幹,覺得超級幸運,那一小片東東甩到眼睛就尷尬了; 然後又很中二的到處跟別人炫耀,那種很猛的勇士身上有很多疤然後妹仔會覺得超辣那種心態,好景不常,不久前脊椎兩節裂掉,雖然之前也有骨頭裂掉的經驗,但跟你說,脊椎裂掉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無止盡的發燒,血尿,那撕裂感,絲………….那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然後無止盡的抗生素、消炎、止痛、安眠、鎮定,然後大概半年的復健,直到脊椎受傷後,從中二到了歐吉桑的階段,不再那麼嘻嘻哈哈了(頂多有機會吹吹口哨那樣),隨著計畫的成熟,很多東西變得更嚴肅,也更容易受傷,開始更注意安全這件事了,因為真的想要轉化更多的廢棄物,安全變成一件滿重要的事情,跟很多事情(職業)一樣,多少會有一點職業傷害,譬如一個職業的滑雪選手,真的是沒斷過幾根骨頭沒有辦法變成pro,或是工地的粗工,為了生活硬拼,還是上班族每天很緊繃的坐在椅子上還要被老闆精神綁架,難免都會一點點的小受傷,整體上的解決(優化)方式,先做好功課要至少稍微知道自己跟使用的工具在幹嘛,作業中要小心,可能需要一些防護措施,像是穿長褲(真的差很多)、護目鏡、手套、耳塞、防毒面具等,多少會有一些防護作用但也有一些缺點,像是有時候真的很熱,常常皮膚因為穿太多裝備天氣熱長一些奇奇怪怪的疹子,面具戴久了,很難呼吸以外臉也會酸,臉頰兩側會有深深的痕跡,手套在某些情境可以達到保護作用,但同時也增加作業的困難度,手感跟靈活度會變差,戴不戴就很看感覺。

搬重物也是計畫中很重要也很常發生的一環,搬垃圾、搬機台,總之很多搬來搬去,有時候也是一不注意就衝了搬,一次搬壓台時,耍帥,單手晃了一台大概7公斤的機具,直接右手脫臼,也是等了好幾個禮拜才有辦法重回戰線,目前為止都還算幸運,身體的傷痛其實都沒有說到生命危險,復健一段時間後還是可以繼續,比起身上的疼,反而是沒有辦法趕快繼續作業是讓人心煩的,常常手感到位,靈感跟氣氛都很在狀態內,但手腳發抖,連一支螺絲起子都拿不起來,那種想要做東西但身體上不允許的狀態真的是很討厭。

心理/社會層面:

玩垃圾這件事情有時候可以非常寂寞,當大家用很快的速度前進而且相信廣告裡的東西會讓人生變得更美好,當你買了這一件衣服,你的人生就會變成跟雜誌上的模特兒一樣美好,當你買了這一台車,你的人生就是成功; 但其實你的人生並不會因為另外一件衣服而更好,你其實已經有很多件放在衣櫃而且很多都沒再穿,你其實不需要另外一台車子去告訴其他人你有多成功,事實是你會因為這台車子的貸款很辛苦、卡在塞車子面憤怒的按喇叭,不禮讓行人讓自己感覺到優越(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行人),無止盡的稅金、停車費、罰單、油錢,效益其實沒有比一台腳踏車高,同時去看看一台腳踏車跟汽車的製造成本,跟從a點到b點所需要的能量跟費用,腳踏車真的是一個聰明的發明。

這個計畫就是在用一個超級慢的速度往一個反方向前進,情況有點像是一條狗跟一群獅子打架,需要不少的心理韌性跟一點幽默感,對,很瘋狂。不只是跟整個社會摩差,同時也在跟自己、家人、朋友摩差,自己也是在製造垃圾的一部分,有很多的習慣跟狀態也很難一下次就改變,光買東西拿塑膠袋這一件事情,雖然自己用盡力不去拿,但事實是怎樣都很難百分之百閃掉,也因為家人在菜市場買菜沒有帶購物袋發生了不少次的爭吵。稍微輕輕提醒大家覺得你囉唆撈叨,太用力又會造成反效果,關你屁事,我想用塑膠袋就用塑膠袋,我才不管現在焚化爐的狀態更不管之後的50年會怎樣,如果海邊髒,我就去找一個乾淨的海邊玩,不然我就假裝看不到就好了啊。在之間抓一個漂亮的平衡點可以是滿狡猾的事情,同時又是那麼好玩。

真心熱愛一個計畫很容易不知不覺的把所有的時間、金錢跟力氣丟進去,不會有玩樂、也不會有太多朋友,很會常常不知道自己下一頓飯在哪裡,很多時候事沈浸在垃圾世界裡面,每天眼睛一打開就是去摸塑膠,摸到一個昏天暗地的凌晨,到睡著前的那秒,睡醒後再一次,說實在的,難免會中毒或是跟社會脫節,週邊的家人朋友也會從原本支持,到懷疑,到擔心,到慢慢疏遠,因為你永遠都是在玩垃圾,不然就是在講垃圾,其實大家的耐心也沒有那麼多,表面看到的就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還想要去玩垃圾,造成大家的困擾、擔心。這一趟瘋狂的旅程,也經歷很多瘋狂的決定,記得有一次狗出事情,當時已經積欠好幾個月房租,身上現金全部加起來可能不到五千塊,水電也快被斷了,當下的決定是直接走醫療體制,想要把這傢伙救回來,放下手邊所有的工作,帶著狗進了醫院,狗的醫療跟人並不一樣,是每天結算而且帳單的金額可以很刺激,每天數千到數萬不等,現金很快就沒了,用信用卡刷了15萬的醫療費,狗沒救活,還跟朋友借了幾千塊處理後事。卡費跟狗的離開也花了好大的力氣才又回到軌道。這樣不切實際又那麼有點浪漫的事情常常在發生,從前置的研究摸索、中間的再生製成、或是日常生活中,真的是很貴,玩計畫真的很貴。

目前為止大概是透支400萬左右,很緊繃,除了沒有固定收入,疫情跟現實的衝擊下,在去年也撤離了宜蘭工作室,因為沒有辦法在繳房租了,個人寄付也丟了五六百,整場燒了破千,私房錢跟公司資產全部丟進去,不只是歐硬,很硬,比地板還硬,本來想說買台漂亮的車子或是去學開飛機的,都沒有拉,全部脫光光了。

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垃圾場是一個超級大、成熟的計畫,事實上只有兩個人在玩,分擔下來的工作量也是很可觀,基本上全部都要做,在同時也要想辦法湊錢讓計畫可以繼續走; 除了放棄原本一切的物慾,也要妥協很多事情才有辦法讓計畫繼續走,舉例來說,小麥其實跟一般的女生一樣,喜歡穿的漂票亮亮,偶爾去吃個好吃的,然後有機會的話想要去哪裡玩一下,玩計畫之後,沒有再買過衣服,也沒有去餐廳,唯一去娛樂的就是旁邊的田邊散散步順便撿撿垃圾,除了採採野菜,常常也是白飯配點胡椒鹽騙騙肚子就繼續上工了,身為夥伴會感受到有點不捨,也很尊敬那種勇氣。

其實一路來,初衷跟態度都沒什麼改變,以前比較會賺的時候會喝一點比較讚的酒,現在可能就有機會喝喝最便宜的啤酒就很開心,以前可以常常不同點去聽很讚的歌,現在可能就是遇到夾哇哇機店哩裡面有放音樂因為會進去聽一下,有點粗糙但那開心的氛圍不變。

當然,有時候社會觀感會有點煩人,像是衣服常常破掉或是沒刮鬍子然後被大家指指點點,也很難解釋,衣服破洞是因為工作環境,真的,怎麼穿就怎麼破,鬍子沒刮是因為太專注在追求工藝上的精進。可能有一點小小的沮喪,希望大家看到的很原始怎麼去幹塑膠的過程,而不是到底有沒有穿一件乾淨的衣服。或是在媒體雜誌、新聞電視還是眾人的稱讚,其實會覺得有點心涼涼的,你們好棒喔,垃圾變黃金太酷了,其實心理只是想說等等餐桌上有一碗麵就好了。

一路上的煎熬跟種種困難並沒有停止這個計畫,那就是用有限的資源去挑戰無限的想像力,轉化成動力繼續前進,找到更聰明節省的食物來源啊、工作室直接搬到不用錢的田裡面、在阿哩阿雜裡面找到更多的快樂、放更多心思在研究開發上啊,反而增加了更多去解決問題的應用方式,真的也蹦出了許多超期不可思議的事情出來。

最最最危險的東西就是,路上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天使,以不同形式出現,每當計畫破碎在一片混亂,窮途潦倒的時候,總是有天使出現,拍拍你的肩膀,給你食物給你紅酒給你錢給你加油給你祝福給你一張床給你一堆有的沒的給你抱抱給你愛給你支持,然後不知不覺計畫又繼續了。

雖然很多時候是卡住的狀態,但那能量跟對於世界的熱情只有越滾越大。

復興美工畢業專欄-繕生

前一段時間接到了一通來自復興美工學生的電話,想要用塑膠垃圾當做畢業展的媒材,到現在還是印象非常深刻,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說要從收集開始,到最後的成品都想要自己操手做,感覺一下塑膠再生是什麼一回事,當下覺得有點興奮也覺得好笑,興奮的是看到有人要捲起袖子實際去做,好笑的是他們應該還不知道全部的流程有多辛苦,除了被他們的天真感動以外,把垃圾應用在藝術當作應用的媒材也是我們一直想要做的事。

還有一個有趣的是,一路上來,遇到不少復興美工的學生,不同時期的都有,五年級到九年級,他們都有著一個共通點,就是都很奇怪,好的意思,總是充滿想像力並且會去實現它。
他們也很有義氣的自己籌到了錢,這是很勇敢的行為,從自己的零用錢或是打工的方式,只為了想要做做看,很敬佩。開始了塑膠收集、分類、清洗、融化到後加工,也做了一支很酷的影片,最後到展覽,用自己的力氣去讓這個計畫從頭到尾發生,可以感覺到他們很嚴肅,雖然沒有太多的經驗,他們對於把垃圾變寶物這件事情真的是很有熱忱。當然有幾個隊員感覺就只是想要混一混然後找機會來宜蘭玩而已,就是那種什麼都好啊好啊隨便,反正可以去鄉下聽聽嘻哈泡泡妞混幾天很開心,也是不錯,重要的事,不管怎樣他們都出現了。很多的事情是從一股莫名的興奮開始。

板材製作,很燙大概有200多度

每一片花磚後面,都是經過很多次的實驗與失敗,看似廉價的破碎塑膠湯匙,我看到了幾億年前的恐龍,看到了自己的渺小與無知,看到了微生物跟外星人自然跟化學的密不可分,我保持著愚蠢跟不停的嘗試,並不可怕; 希望是非常值得冒險的一件事情。

想要做的還很多,但時間總是個狡猾的東西,依照慣例,我們圍了一個圈圈,用拳頭去碰彼此的拳頭,那是一個象徵:不垃圾這件事情正要開始,我們將會用力的把珍惜資源這個訊息傳達出去。

繕生:

養生。 修養身心, 益壽延年。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怪術》: “ 海州 司馬 韋敷 , 曾往 嘉興 ;道遇釋子 希遁 , 深于繕生之術。”

:    (繕)shàn ㄕㄢˋ1)修補,整治 …

:    shēng ㄕㄥˉ1)一切可以發育的 …

他們也完成了一開始的承諾,完成了一個展覽並且帶著繕生出發到人生的下一個章節

可以跟這群傢伙一起幹塑膠真的是一件很榮幸、也很好玩的事情,看到了年輕一代對於塑膠廢棄物的想法,並且積極的想要做點改變,去保存更多的資源,也看到了希望。有些隊員看起來好嚴肅,讓人不敢打屁聊天只能認真; 有些真的是屌兒啷噹讓人很想一起嘻嘻哈哈的,一種疑惑,所以只好認真的嘻嘻哈哈。

也有一種確定,那就是我們都是在同一道陣線上。

除了執著以外,也被他們的多才多藝嚇一跳,他們做的影片。

加分題:

其中一個很有趣的隊員走之前拿了一小片塑膠,後來做成了一個外星人的項鍊,還傳過來炫耀,超棒的!

下面是後來收到的反饋:

繕生 - 惜物、再生


這次專題以惜物跟再生為出發點
與不垃圾場合作
他們現在擁有的機械和技術都是他們出國學習帶回來
再自己研發出很多的模具或找到各種製作再生的可能性
我們每天垂手可得的塑膠
也是每天正在嚴重危害我們生存環境的致命物
許多的影片宣傳 想必大家也看過聽過無數次
但真的要去做和執行 真的有辦法做到嗎?
有很多是我們無法避免掉的
但我們今天換個角度 可以從減量使用 - 珍惜再利用開始
/
這次去了兩次不垃圾場宜蘭的工坊

第一次談合作的內容、細項
第二次就是直接到場製作
很謝謝Kaiy&Mai願意相信我們這群… … 高中生
願意從頭教我們使用一切他們所學會的技術
在去製作的那兩天真的覺得開始在腦中對減塑這件事
重新有了概念
就像重新找到讀書的方向一樣
雖然專題結束了
但這件事不會結束
所以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和我們一起節塑!
從自己做起 再去影響身邊的人
做完這專題到現在 我開始對寶特瓶和塑膠袋的使用逐漸減少
一下子要改變幾十年來的習慣也不是說改就改的
一起節塑吧!
多多關注 不垃圾場 也不時的有許多工坊體驗活動
可以去報名參加
絕對顛覆你的想像
謝謝比我們老師更像老師的Kaiy跟Mai
一路鼓勵我們 相信我們 雖然還有很多事我們尚未完成
但謝謝你們願意花這麼多心力陪我們一起玩這個專題
我們會好好的延續這個專題的概念
/
最後感謝在這過程幫我募集了許多瓶蓋、扭蛋殼的各位❤️
沒有你們我們也沒有辦法生出這麼多漂亮物品

在宜蘭田邊看到的風景

有些說法是,噴完比較好走路,也有說法是如果不噴就會被其他人笑是一個不認真的農夫

之前在宜蘭租了一個工作室,需要一個大一點的工作空間,也想要藉此接近海邊一點,就在二城的大馬路旁邊,時間很倉促,而且需要大電,於是很快就決定下來了,其實只要過了雪山隧道之後打開窗戶就可以馬上感受到宜蘭的美,好山好水的,不管是去爬山、海邊還是說想要泡泡溫泉,都是在5分鐘車程可以到達的,房子的旁邊就是綠油油的稻田,可以看到火車經過,真的是很不錯的風景。

一直以來都很嚮往鄉村生活,很安靜而且可以更接近大自然,玩垃圾這件事情真的是很需要跟大自然親近,一開始也是因為看到垃圾在大自然亂飛才產生的衝動,後面則是需要用接近大自然的方式稍微脫離一下工作,去充充電,轉換能量跟沒有目的在自然散步。亂散步除了是很好的靈感來源,也是許多的垃圾來源,不管是直接路過的車子從車窗戶丟出來、農夫留下的、風吹過來的,在路邊田邊,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垃圾。

2號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可以回收再製但裡面殘留的農藥提高了再製的危險性
便當一式:常見的經典丟法,便當吃完跟飲料一起用塑膠袋綁起來,騎車經過確認一下沒人在看就甩到田裡面
檳榔袋也是滿基本款

亂丟這個行為不太是個問題,但亂丟什麼就有可能是一個問題,譬如說今天亂丟香蕉皮到田裡面,其實過幾天就爛掉而且會被土地吸收; 亂丟塑膠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它不是有機的,也非常難被生物降解(真的很難),比較大的可能性是受風吹日曬而破碎成更小片的塑膠,到處亂飄,也很容易被誤食,原始的世界並沒有塑膠這個東西,動物其實也沒有辦法去分辨,有的可能是用味道判別, 有的可能是用形狀,有些研究顯示,在一個自然的環境中,動物天生就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化工的東西則有可能對整個生態鏈造成小混亂。

黃色部份是噴完藥之後死掉的草,有時候覺得農夫們好勇敢,都不用戴口罩; 另一方面看到這群鳥,又會想到這以前都是他們的地盤。
另一個有趣的畫面就是常常會看到附近水溝有鳥離奇死掉,有時候是卡在魚池旁的網子,有時候可以看到肚子裡面有塑膠

出去散步亂撿了一些回來,過幾天另一個地方又出現了一些,週而復始的循環,有時候是可以滿累人了,怎麼撿都撿不完的樣子,但不撿就一定撿不完,這個也是計畫中常常要思考的事情,怎麼樣才能沒有垃圾在路上亂飄呢。

古人說的盤中飧,在觀察了宜蘭稻田三年以及與數個農夫聊過天之後,其實沒有以前那麼辛苦,機械化以及農藥的發展後,一樣大小的地可以是5~10倍的產值,所需要的人力也大幅減少,一整年下來,農夫來田裏的次數其實不到10次,機器收割、施肥、噴噴除草劑,很少看到農夫在田裡晃,但除了收割以外,其他時間看到農夫是會有點緊張,廚房就跟稻田黏在一起,不確定到底這樣噴農藥,是不是會對人體有害,但可以看到的被噴過農藥的地方,幾天後草就會全部黃掉,死光光,也看過動物誤食農藥後神經毒發作,不確定這麼靠近噴農藥是不是對支氣管會有影響還是可能致癌,很確定的是,當農夫開始噴藥,能做的就是把窗戶關一關然後離開去海邊放風,不會想要靠近噴農藥或是去吃到有噴農藥的作物。

農夫們總是很專心的在作業,感覺在土地上得到最高的產值以外,其他的事情似乎沒有那麼重要,譬如說田邊的垃圾,那一堆一堆的垃圾似乎困擾著我們多於困擾著他們,在目前台灣這麼極權的資本消費主義下,確實沒有辦法去反駁那張地契證明著土地是他人的私人財產,土地上面有沒有垃圾或是這塊土地其實原先是水鳥棲息的地方,還是說這片土地是連著的,在上面噴的農藥除了可能被我們吃掉以外,也很有可能隨著水溝流向海洋。

跟一些自然農法的農夫們聊天後,大概的方向就是農藥會讓土地變酸,也會變得不營養,保守估計會需要20年以上才有辦法恢復,然後如果只有一塊地在玩自然農法,旁邊的噴藥,你的地也不可能會是非常乾淨; 雖然塑膠再生是在完全不同領域,一樣的共鳴就是在很瘋狂的世界,用無藥可救看似很蠢的方式去做點什麼。當那一滴農藥或是那一片塑膠掉到土地之後,影響是可以很久而且代價是非常高。

狗我兄弟

是兄弟,是家人,也是老師

玩計畫的過程許多轉捩點發生了,其中一個就是跟動物之間的關係,以前去過動物園,也去過海洋公園,在欄杆前很興奮觀賞這些動物,也看過海豚玩呼拉圈跟唱歌,人生的前半段對動物的看法就是玩具、物件、食物,或是不那麼重要的財產,人跟動物也不是在一個圈子,就算是在同一個圈子,人也是在上面的位置。

不知道的是,原來被關在動物園之前,這些動物是屬於這片山跟那片地,猴子本來是在森林裡面玩耍互相在樹上盪來盪去,而那被放在海洋公園的海豚,原本應該是在那海裡面泡妞打混游泳的,聽到的那海豚聲,並不是唱歌,而是尖叫。最後一次去動物園已經是好幾年前,我在狒狒的那區,看到他們的眼神,我開始哭,然後狂吐,我跟自己說,我再也不會去動物園了。

在16年迷失靈魂的時候,我離開了文明,跑到了沒有人的海邊睡了一年,把自己抽離掉原本的所有一切,一種渴望歸零然後可以找回靈魂,感受了風,感受了太陽月亮,也在路上看到了許多的自然以及動物,有時候沒有人的海邊晚上真的是很熱鬧,譬如說從來沒聽過的動物聲音,當然有時候會遇到成群的野狗,當時並沒有太多動作,頭一次感受到在這遊戲裡面,主宰的並不是人,而是那群狗,自己有機會變成他們的晚餐,靜靜著我觀察著。然後我認識了一條狗嘟嘟,還是微微的保持了距離,雖然他常常用他的方式式好,但還是沒有辦法理解狗不在籠子裡面,而是跟人在同一個空間生活,不懂為什麼狗要一直在蹭,流口水,搖尾巴,然後每天要拉屎拉尿的,幾天沒洗澡身體就會臭臭的,其實有點麻煩。

漸漸不小心,我開始在意,然後會想說他是不是該吃飯了,應該是想出去走走,或是想玩,看樣子是不想回家了,有一種被那種撒嬌綁架,狗在我心中的角色開始有點不一樣了,好像有一點進去那個世界,但又帶點不確定,一個覺得理所當然的就是不管怎樣,狗都會陪著你; 其實這件事情並不是理所當然,而只是因為狗對你單純的愛。

就這樣子,一個新的圈圈產生了,這個圈圈裡面有著動物、植物、還有人,但並沒有誰在誰之上,而是大家都是在同一個圈圈,物種的多樣化跟平衡是唯一一個讓生態好的路徑。一般狗其實不會亂叫,會亂叫的話那就是被關太久,感受到威脅,如果他是在一個舒服安全的狀況下,根本不會有亂叫或是咬人的事情發生,而那些蹭、流口水、搖尾巴則是他用最單純的方式在告訴你,他喜歡你。關於拉屎拉尿的,有趣的是,我們每天也都在做一樣的事情,不洗澡的情況,誰都會有味道,原本的那些疑惑突然都不見了。

狗開始從一個物件變成了一個家人,也是老師,狗沒有心機,也不會算計,除了看到食物或是看起來很好玩的局會馬上貼過去以外,大部分的時間他是無怨無悔的陪伴,家人都是會互相照顧,我開始進入一個世界,如果我今天跟他交換的話會是怎樣,自己會喜歡被這樣對待嗎,當然不會想要被綁起來或是整天關在一個籠子,當然是希望每天都被愛淋浴,開始試著跟狗講話,不知不覺也開始聽懂狗的語言了,然後他似乎也聽懂我在講什麼了,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對用自己想要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對方,狗開始變成了我的老師,除了為了人類從狼進化到現在這個樣子以外,狗有非常好的感知,他們天生就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撇開人工的塑膠或是毒藥之外),可以聽到很細微的聲音; 古溜是我開始進入狗我兄弟的階段,在他身上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像是平等或是城市設計,我們形影不離,到哪都會一起,然後他自己出去混,我也混我的,然後會回家交換心得,記得有一次晚上默默的跟著他還有狗群出操,發現其實他們對於至少周圍3公里內徑是非常知道他們在幹嘛,他們對於地理的感知跟空間的需求,遠遠超過我們可以想像的,那時候也看到了一個報導,狗除了可以感受到誰是壞人,人類的心情以外,也可以預知心臟病或是聞得到癌症。

常常記者問說不垃圾場的動力是什麼?我會傳一張狗在沙灘上的照片,他們往往一頭霧水,到底狗跟計畫可以有什麼關係,我其實也講不太出來,但是不管在多辛苦的過程,我只要想到跟狗一起在乾淨的沙灘上面曬太陽滾著沒有塑膠垃圾的沙子,一起玩著一根樹枝,吸著乾淨的空氣,那個瞬間我感到無比的愛跟希望,是世界上珍貴的資產,也呼喚著想要去保護的心,想要大聲用力的回應動物跟植物那種很直接的感覺,那是一種很大的動力。

環不環保

很多人常常會把不垃圾場跟環保這件事詞連接起來,在亂撿垃圾、是自己帶水瓶的時候就會被稱讚說“你好環保喔!”,當然,我想對方是一種稱讚的意味,自己聽了其實會覺得心虛以外,同時也會思考環保這件事情,它可以很大,像是森林、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那些看似離我們很遠然後好像又什麼都不能做的議題,也可以很小,譬如說把桌上食物吃乾淨。

環保是指環境保護,那應該是對環境造成正值的情況下,才有辦法說是環保,譬如說用碳排放量去計算的話,如果一個人在使用能量的時候,他的行為可以補償回去,達到碳中和或是以上,譬如說做一個漢堡需要使用2500公升,那當我們決定吃了那個漢堡之後,我們怎麼去彌補地球這2500公升的用水量,或是當我們決定去砍一棵樹的同時,是不是多種幾顆回去呢?砍一片森林遠比造一片森林來的容易許多; 這個邏輯適用在很多事情上,像是資源或是愛。

現在有很多的環境問題都是因為濫用資源而導致,在於我們其實不知道整個大畫面,就像你跟我都不知道今天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是什麼做的,誰做的,除了看到廣告上那個畫面告訴我們,“你需要買這一件衣服,你的人生就會跟裡面的模特兒一樣美好”,我們並不知道這件衣服是多麼的得來不易,經過了原材料的開採,複雜的工序,可能還是在印度被某個8歲小孩加工過(原本應該在森林裡面奔跑跟玩),經過了長途的運輸、廣告包裝銷售,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然而我們活在一個被想像出來的世界,消費、丟掉、然後工作再買新的。

它可以是一個很偏激跟沈重的話題,但我不想要把你嚇跑,或是被當作一個瘋子,全部的我們都在同一個地方,包含我,週邊的家人朋友,大家都是,都有吃過被一次性塑膠包裝的食物,都在菜市場拿過塑膠袋,都喝過寶特瓶的飲料,在寫這一段的時候,我嘴裡還叼著一根長壽菸,小時候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就是去雜貨店買糖果或是用塑膠袋配一根塑膠吸管的汽水,重點是說,沒有人是清白的,環保這件事情應該是很有趣,很輕鬆,可以大家一起討論,然後一起行動,一點一點的去改變,有一件事我到現在還是覺得很拍謝,有一次朋友來工作室拜訪的時候,外帶了火鍋,用了塑膠袋,可能是太進入狀況(有時候在菜市場聽到攤販無意識的瘋狂抽塑膠袋,一個袋子裝蔥,一個袋子裝蒜,另一個裝番茄,那塑膠袋的聲音就像是地球在對我尖叫),當下我直接念了他一頓,當然這個朋友從此之後沒有再來拜訪,我覺得很糟糕,人家是好心帶食物來分享,我卻這麼機掰。這樣的情境以此類推,在不同的情境上演好幾次,我開始檢討自己,不可以這麼機掰,如果真的想要解決塑膠問題,那必須是在大家都願意舒服的情況下,才有辦法發生。

廢棄塑膠再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逆向工程,挑戰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但跟許多的生產一樣,都有著不同的工序,比較不同的是材料來源跟生命週期,來源不需要開始任何新的資源,全部都是已經被生產然後丟掉的塑膠,如果物件不小心損壞或拋棄時,可以再一次進去系統循環; 這過程中消耗許多人力、能源、時間,也會產生粉塵(當然會盡量把屑屑收集起來可以當材料用,但難免每一到工會有些損耗、降解或是混到其他材料),二氧化碳或是有機氣體等等,就單重置塑膠這件事情,我不會說它是環保,在某些偏激一點的角度可以說是用垃圾製造更多垃圾,如果大家只是因為買這個物件覺得自己很環保,但其實真的也不需要這個物件的,或者是真的很喜歡這個物件而入手,不只是很珍惜手上的再生物件,不只是讓不垃圾場繼續運作之外,也開始意識到珍惜資源並在生活中採許行動,那再生的這些物件就傳達到了訊息,更多的資源就有機會被大家善用。

在環保的課題下,還有太多要學太多要做,我不會說現在不垃圾場塑膠再生是環保,但對於環保是嚮往的,很多的初衷是因為意識到之後,產生了一種想要去保護的衝動。暫時先這樣,我得上工了。如果你有看到這邊的,我也會很想知道你覺得的環保是什麼。

關於樹有趣的數據:

目前全世界每年砍的樹約150億棵 ,每年種的樹是15億棵,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的話,300年後地球上會一棵樹都沒有。

好消息是我們並不笨,2020年的地球比2000年的地球還要綠,表示希望已經在路上,其實想想很簡單,全世界只需要每年種個2棵我們就可以收支平衡了。

其實最近樹常常跑到我腦海裡,有時候去爬山看到大樹就會忍不住停下來,抱抱它,跟它說說話,然後可以感覺到被分享到能量,親愛的樹:你好棒。

也開始想要執行種樹這件事情,如果你有類似的感覺,請盡快跟我聯絡。

相關媒體/紀錄

2023-7 綠色創意讓塑膠再生!上下游News&Market.

2020-5 環保實踐家,塑膠再造的閃耀 ft.不垃圾場 廢話有沒有很多podcast-設計‧文化‧新觀點

2020-4 「不垃圾場」把垃圾變寶物 VOGUE 4月號/2021 第295期

2020-8 塑膠就地轉生為美麗 蘋果新聞

2020-5「不垃圾場」讓塑膠再生 變身生活小物 生命力新聞

2020-1 塑膠革命,人人有責 Vast Life

2019-10 循環是當代社會尋求永續 必然的出路 遠見雜誌

塑膠再生手機架(百分之百純廢棄物製作)

先從距離這一件事情開始,遠或近其實對於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影響,會決定到底夠不夠瞭解,延伸到更多的溫度還有珍惜。譬如說網路這一件事情,它的發生,應該是讓人們可以更容易取得需要的知識或是跟更多的人交流,但事實上好像不是這樣子,現在的感覺是,網路有點更封閉我們攝取知識的方式,也讓人跟人的距離更遠了一些,查了一下在台灣被使用的網站發現,最常被上網站不外乎是政論八卦新聞/讓人放空的影片/購物平台以外,真的是沒看到幾個很有趣/幫助的網站,在社群平台爆炸的時代,除了一些貓貓狗狗療癒或是某個辣妹的資訊,再來就是一些想要用影像告訴別人自己的人生有多豐富的內容,我發現其實很難遇到可以交流的人,其實就真的像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冰箱,但又覺得好像一直開就會有東西,但事實上整個版面就是冰冷冷的廣告,演算法也不會讓你偏離消費太遠,發現每天在用網路的我,一點都不網路。

也許是因為搬到鄉下的關係,我非常懷念跟珍惜人,喜歡哪種用下巴去點陌生人的額頭,然後微笑一下開始聊天的感覺。

廣告是多麼夢幻而且美麗的泡泡,而且不用承諾任何事情,唯一的保證就是在消費後的另一支廣告,大概回想了一下,經手的手機大約在40~50隻左右,具體不太記得,但隱隱約約記得看到某支廣告後覺得我必須要換一隻手機,有更多的畫素,更強的機能,或是純粹覺得如果買了這個,我的人生會更好,每一隻都有一大堆包裝、一大堆配件、一大堆理由,我知道這些手機都是經過很複雜的製成才來到我的手上,但我真的不記得這些手機跑去哪裡了,也許在某個抽屜或是上了垃圾車,好像不用太鑽牛角尖,總之,不管怎樣,再買就好了。

這一隻手機有點不太一樣,不是用買的,而是別人淘汰的拿來用,可能已經不太能觸控,聲音有點糊,但我這一次想要用到不能用然後看可以多遠。很多人覺得台灣是一個很厲害的科技島國,很會做半導體,我其實一顆電阻都不認識,只是覺得很奇怪,如果科技一直在進步,為什麼我們還沒有辦法有一支手機可以用50年呢?總是在半年後某個小地方壞掉然後就必須整隻丟掉,我真的納悶。

再生素材這東西,常常有人問可以幹嘛?如果硬要說的話,我會說拿來幹嘛都可以,很像是你去買一塊木頭或是鐵材,你不會問老闆那塊木頭可以幹嘛,而是你要拿來幹嘛。

大致上就是是某個飲料廠商經過複雜製程銷售到了消費者手上,喝完之後就丟掉,材料是石油提煉出來的聚丙烯,每一個瓶蓋大約是1.5克,需要人工的清洗、分類、分色、粉碎成為顆粒,目前不垃圾場可以粉碎的塑膠量約每小時300克。

以最低薪資計算每公斤再生塑膠顆粒約500元台幣。

顆粒之後會進行花磚的製成,每一片花磚大約需要3小時的製成,放入600克的塑膠顆粒加溫加壓成型,成功的話會變成一片300克的再生花磚。除了很消耗能源/人力/時間跟會產生二氧化碳/有機氣體以外,也有可能會失敗。

下一個步驟其實跟木工的加工方式很接近了,唯一不同的是對於溫度會比較敏感,然後木頭不可逆,塑膠處理的妥當的話可以再回去循環系統。切切割割磨磨敲敲打打跟邊欣賞享受大概花了2個多小時。

有別於其他量化的商品,除了沒有辦法被規格化/量化以外,每一道過程都放了許多的愛與熱忱,獨一無二。

就因為那麼靠近這一件事情,瞭解到每一個得來不易,當然是好好珍惜使用它,更酷的是,有一點破損的話,也可以重置成另一個很酷的物件。全台灣第一個完全廢棄物再生手機架,除了用來證明再生素材可以幹嘛跟對於永續設計熱忱的象徵之外,就是拿來炫耀一下而已,不送也不賣,要的自己做。

商業模式/募資報告

許多人常常一見面就是問“那不垃圾場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養的活自己嗎?”

這邊就分享一下目前為止的模式給大家參考看看,每一個的利弊跟現在不垃圾場的狀態。

商業模式我想有分成如何營利跟如何支撐這個計劃,不垃圾場一開始並不是以一個營利目的為導向的計劃,一開始是以實驗為導向,想知道到底塑膠廢棄物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小規模的方式會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生活是不是有其他的替代方式?有些人會看我們很像是很愜意的在拯救世界,很浪漫的在海邊玩創作,不用擔心錢,但其實只是在試著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拯救一點點的塑膠資源,離拯救世界很遠,一雙手不可能可以拯救太多,真正的解決方式會是在受到這個計劃啟發後而開始行動的大家。再來,浪漫歸浪漫,其實跟大家一樣,該付的帳單還是得付,在沒有穩定收入的狀況下,面對帳單的時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房東並不會因為你做的事情好像很有意義而不收房租,電力公司也不會因為你的計劃可以替社會帶來正面影響而不收你電費。除了平時的帳單以外,實驗也需要很多的材料。

對,所以,不垃圾場很需要錢去讓這個計劃進行,而且需要不少。

再生相關業務營收金額 (台幣)備註
20180摸索期
2019329,102機台販售,再生商品販售,工作坊,無償贊助
2020144,295機台販售,再生商品販售,工作坊,無償贊助
2021.5549,176募資平台,親友借貸,再生商品販售,工作坊,無償贊助
不垃圾場營運開銷
20181,000,000參與不同再生組織,前期研究
20192,295,908再生系統第一階段研發完成,工作空間建置
2020711,997空間營運
2021.5549,176空間營運1~5月,5月房租未付

營利的方式有三種,再生機台/模具設計開發,再生商品/素材販售,以及工作坊/講座,以兩個人的力氣,資源/時間真的很有限,要做的東西也太多太多了,從材料研究,機器開發,產品設計,教育推廣,業務聯絡,市場行銷等等,對真的全部都自己來,包含你現在看的網站也是自己做。我們大概不到半年就開始有業績出現,以手上資源玩到這邊我覺得真的很厲害了,以塑膠問題的狀態跟世界其他的再生組織角度看的話,不垃圾場非常的緩慢,而且非常的渺小。

我大概在3年前就看到有組織把塑膠垃圾作成一條船以外,還自己做一顆引擎可以將塑膠垃圾轉成汽油推動這條船,還去了地中海航海一圈。當然,他們有6個人,跟每年幾千萬不用負責任的贊助資金。當然也不是說要比較,只是,嘿,我們在做眼前可以做的事了。

機台販售的話,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譬如說安全性或是效率。這是一套傳統市面上不存在的再生系統,就算要存在也會花費數百到數千萬,我們只用了不到50萬就做出了系統,當然有很多狡猾的眉角,需要很多的練習/實驗還有手工的技術去配合,操作上需要很多人力/時間,風險高而且可以有點危險,是需要很多的經驗跟知識才可以。在者就是效率的問題,以一個小的圓型花盆來說,產能約在40分鐘/個,工業等級的話大概是15秒/6個。這套系統,需要基本訓練,模具的設計,然後加上很多很多的耐心/時間跟實驗精神。

對,塑膠再生不是魔術,手指彈兩下就有,是去處理我們平常不願意處理的事情。

塑膠再生產品/素材來說,一般市場大眾的第一印象就是,來源不用錢,所以垃圾做的東西也不用錢,現在市場接收度與理解並不高,再者,我們比較像是把塑膠當作一種藝術創作在做,沒有辦法很規格化或是量化,然後無止境的去販售商品,單一盲目的去量販一個物件好像又跟不垃圾場的初衷有點背道而馳,我們很在意製作的每一個過程,來源是什麼,是誰做的,之後會到哪一個人身上,這個人是不是跟我們一樣會很愛惜這個物件,這個物件是不是可以用很久,如果損壞了怎麼辦等等,真的是每一個步驟都那麼龜毛的充滿了溫度跟愛,因為一開始就是一個想要珍惜資源的態度做過來,也會一直這樣做。

再生素材看起來是一個聰明的方式讓更多設計師去創作,現在可能市場售價大家還是覺得貴,那是因為一個是線性經濟的思維,一個是循環經濟的思維。

線性經濟的計算方式: 原物料成本+加工費用+利潤=售價

以工業化的方式在思考,生產多一點,販售多一點,不管是誰或怎麼做的,也不管是誰買,反正壞掉就在買一個。譬如說中國製的衣服會比較便宜那樣的概念。

循環經濟的計算方式:原物料處理成本+加工費用+環境成本+社會成本+實驗成本=售價

以資源可以被永續的邏輯思考,材料是不是廢棄料,設計出來的物件是不是可以被使用很久,壞掉的話材料可不可以再被循環一次,生產/設計者與消費者有連結,彼此都會對這個產品負責任。

再生素材跟30年比較起來,售價大概是100倍的落差,現在的貴是因為我們在用一套比賽規則去看兩種不同的事情,像是用賽跑的方式去看兔子跟魚看誰跑比較快。

當然我們很努力的在開發,在找尋更有市場魅力的方式去提供大家更可以負擔的再生素材,那就會需要更大的系統,加一點半自動化的巧思進去,就可以做出更大更便宜的再生素材。嘿,必須要先有去開發的資源。

對於上述三個項目有決心,或是真的欣賞不垃圾場計畫的朋友們可以直接支持我們,當然,全部收入將用在不垃圾場繼續做廢棄塑膠實驗。

還有一個最棒的方式就是無償的贊助者們,基本上就是純欣賞,希望這個計畫繼續走,也沒有要求要任何物質上的反饋,這種的真的是讓人超級感動跟佩服,除了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以外,也感受到相信的事情被肯定了。支持別人的人是真正的英雄,在這裡再一次用力稱讚你們一下!如果你有多餘的金錢想要推不垃圾場一把的話,請email告知,我在把帳號傳給你。

上面大致為營利狀況,現在我要稍微解釋一下養活自己這件事情。就是超級的開源節流,靠朋友大家幫忙,基本上搬來鄉下之後每什麼物慾了,偶爾喝點啤酒看看星星玩狗玩水,談談情說說愛就很開心了。學會了認識許多野菜,學會了怎麼跟農夫搭訕,也自己種了點東西,也磨練了許多跟菜市場阿姨,五金行老闆聊天的方式,總是可以找到很便宜的或是免費的菜,五金行老闆說:“年輕人,兩根螺絲而已,沒關係啦送你”。

全台各地也多了許多朋友,出去外面吃的喝的睡的用的,東來一下,西來一點也都是朋友相挺。就是一種餓不死,但也沒有太多資源,只能小心翼翼的全心全力在讓這個計畫進行中。加上一點無藥可救的浪漫樂觀主義勉強湊合著。

其實就很像一幅畫,你不會去問畫家說畫布跟顏料多少錢而去判定這幅畫要多少錢。可能他為了畫一隻牛,花了好幾百個小時在感受牛,在認識牛之類的。或是他為了畫一道浪,花了10年住在海邊每天不分晴天雨天的踩沙子看浪。

垃圾變黃金大家都愛,那麼簡單的話為什麼很少人在做?因為真的沒那麼簡單,但也沒那麼難,就是要出現,要做,我們每天都在做,從醒來的那一秒鐘,帶著熱忱,做到睡著的那一秒鐘,隔天重複。

募資計畫這邊稍微報告一下,在3月中的時候,有開啟了一個募資計畫,一個臨時可以救急的方式,在那之前,過年前一週,我的帳戶餘額一萬五,健保欠費直接倒扣了兩萬多,傻眼,帳戶直接負六千,搞的我都有點不敢回家過年。好險,家人朋友們都很諒解,真是辛苦大家了。

總之,募資後來成功了,約90個人願意支持,募到了379,176元,把該付掉的帳單弄一弄,大部分真的都跑去房東那邊,餘額大概剩不到兩萬塊,一直走到了現在,募資金額的結果來說,並不是那麼成功,這30幾萬只能用來暫緩,沒有辦法真的進入理想的開發狀態。但有另一種無形的資源熊熊湧入的感覺,知道誰是願意支持的,大家都在用不同方式支持著不垃圾場。

2.0開發內容進度:

機器優化/新模具/工作環境,並沒有得到太多資源,用了些現有資源小小改善,最實際的應該就是更新了防毒面具的濾嘴。

每月一次無償校園巡迴:

高雄市鳳山國中
新北市新莊區豐年國民小學
世新大學
高雄市鳳山區五福國小
新竹市立南華國中
高雄市文山國小
桃園龜山國中
原先預計六月開始巡迴,因疫情關係,暫時延後。

每週塑膠收集日:

平時就有讓人帶塑膠廢棄物過來,疫情緊張,那之前大家還是可以先收集/分類好。請參考分類連結

開放資源研發室:

昨天有發了一支工作室介紹的影片,陸續整合人/資源後進行討論。

展覽部分先暫緩。

回饋品部分:

(目前除了缺一些時鐘的零件/以及杯墊模具需要鐵材,大花磚需要的零件以外,其他的物件都在製作排程內。)

單純贊助的有28人,我們會繼續走下去,也希望可以聽聽你們的聲音。

寶石耳環的9人,預計在6月底會完成,如果不趕的話希望可以見面拿給你們,有想要先拿的我們可以用郵寄方式寄出。

鑰匙圈有10人,已經製作完成了,如果不趕的話希望可以見面拿給你們,有想要先拿的我們可以用郵寄方式寄出。

小包的13人,預計在6月底會完成,如果不趕的話希望可以見面拿給你們,有想要先拿的我們可以用郵寄方式寄出。

大包的13人,預計在6月底會完成,如果不趕的話希望可以見面拿給你們,有想要先拿的我們可以用郵寄方式寄出。

體驗的有14人+2間公司其實已經可以來了,等疫情過去後直接約過來了,找一天去海邊的心情,來頭城找我們順便踩踩沙子。在那之前,請大家保持身體健康,免疫力顧好,順便思考一下塑膠這件事吧。

一片阿花預計從50/50公分做起,預計七月開始行動。

創客的有4人,預計在七月後會開始跟大家擬定作戰計畫,請保持興奮!

然後,今天買完菜之後剩下2,000台幣,這次疫情的關係,房東也沒有那麼逼人了。他這次說“那你下個月再付好了”

目前想到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往非營利的募勸字號前進,一方面可以不用太擔心資金,另外一方面可以保持計畫的純度。第一步可能是先往協會/基金會的方向走,不對,第一步會是處理房租,水電網路跟食物,然後把一片花磚做出來再說。

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想要幫助並加入的請來信。

如果你有一個空間在100坪上下,有三相大電然後可以讓我們免費使用的話,也請來信。

真的是看到這邊寫到這邊的我們都不簡單,在那之前,先用力顧好現在,我們到時見!

然後啊,如果有一天你在路上看到一個黑黑的人在打非洲鼓,停下來,聽他打,看好不好聽,好聽的話,給他鼓勵,給他愛,給他擁抱,給他食物,再給他一點錢,打得不好聽,也對他做一樣的事情,因為更好的未來裡面是需要鼓聲的。

塑膠收集/分類

簡單來說,塑膠是一種統稱,譬如說恐龍或雜草,有分很多種,不懂的我們只用一個概稱,大致上市面看到的分七大類,但其實可以分好幾千種。

目前專心在消費市場一次性的塑膠廢棄物,收集來源為家人朋友,商店,在週末的時候在不垃圾場基地會開放塑膠收集日讓大家把塑膠帶過來,順便聊聊交流。

目前可以處理的塑膠有2、4、5、6號,其他的因為安全度跟複雜度關係沒有辦法處理。

如果你手頭上有2、4、5、6號的塑膠廢棄物,不忍心直接拿去焚化爐燒掉,想要再生成一些很酷的東西,那就交給不垃圾場表演。

帶來的塑膠必須是洗乾淨,湯湯水水請先沖洗乾淨、標籤貼紙等跟不是塑膠東西需要分開,顏色/種類分類好再帶來。也可以直接寄給我們。收集到的塑膠將會被利用再再生產品/教育相關上。

首先要把非塑膠部份取出,如貼紙/標籤/膠帶等,塑膠再生過程中如果雜質越多成品的失敗率就越高,每種材質的化學特性也都不一樣,有時候熔點不同。

再來就是依照材質種類以及顏色作分類,理論上某個部位應該要有一個三角形的回收標誌告訴你是幾號的材質,請大家把塑膠送來之前,先做好分類/清潔的動作。

請大家記住,不垃圾場跟垃圾場有點不同,再生並不是一個解決方式,也不是一個可以去濫用塑膠的理由,塑膠再生的過程是非常繁瑣、消耗人力/時間,可以有一點危險的事情,塑膠再生的目的是去啟發大眾對於塑膠的意識以外,更是要去啟發大家採取實際的行動去解決塑膠問題,譬如說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更聰明的消費,一起去對消費這件事情負責任,往一個與世界更平衡的方向走起。

收貨方式:

全家店到店@全家便利商店-八德新興店

收件人:張楷翊 0910921698

打工換宿公告

朋友們大家好:

今年的10月開始我們決定在不垃圾場打工換宿,塑膠再生真的需要很多人力,寂寞的玩了這個計畫兩年多後,真的很需要人力進來幫忙,另一方面想要分享這個計畫,同時也想跟不同人分享宜蘭的美,因為,大自然真的是啟發這個計畫很大的一個因素。打工換宿的門檻也比一般的還要簡單很多,有一點像是實驗的感覺,渴望大家找方式來參與這個計畫,但有點開放式的去接收所有人(無論背景、年齡、職業),打開心胸去擁抱完全不認識的人,分享生活、工作跟想法然後看看會怎樣。畢竟,現在社會已經很負面了,如果有一些希望的東西的話感覺會很棒。

其實不垃圾場是一個很硬的計畫,從浪費這一件事情開始,塑膠濫用問題,生活習慣,自然動物,很接近一場戰爭,對抗的不只是公司、政府、社會大眾、到自己還有家人。裡面包含了再生機台研發、產品設計、社會教育等,需要很多專業的力氣幫忙才有機會發生。在有限的資源裡面,兩個人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一路上除了一直摸索撞擊以外,還有許多的落差感,期待的是更多人可以幫忙開發出對於未來更友善的發明,實際上大部分的人連螺絲起子都沒拿過,期待的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善用塑膠然後可能用更實際的社會運動(譬如說大家蒙面去阻止礦場亂砍樹或是一整天都不用電之類)開始做些改變,實際上大部分的人都是用“忘記了”、“方便”去解釋濫用塑膠這件事情。其實這些來說都不應該是阻礙,我也是一般人,並沒有相關的學歷或背景,之前從來沒有拿過任何工具,也不懂太多工業,但發現很多事情只要有想做,就有辦法做。我們一直做模組開發的準備,累積了很多設備、經驗跟知識,有點像是一個開放式的創客基地,讓想要參與的人可以很快銜接上。

除了跟掩埋場還有焚化爐對抗,也要跟時間還有現實賽跑,政府並沒有因為這個計畫很有意義而幫忙,房東也不會因為我們自發性在海邊處理垃圾而不收房租。更好未來很像是一片森林,需要很多照顧後很久才有機會發生。

目前為止,大概有50人參與了打工換宿,有的純粹覺得好玩,想找個免費的地方,有的人是對於再生有興趣想要更參與,在這兩個多月,已經粉碎掉快要7袋的塑膠廢棄物,約快2噸的塑膠,也作出了更多的再生創作,這是一個很珍貴的經驗,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進來這個空間一起生活,一起解決塑膠,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感覺。真的感受到有一群人幫忙,差很多!當然這中間也是一種修煉,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真的很不同,怎麼樣去認識人、照顧人還有想辦法讓自己更謙虛的用包容的心去看這個世界。這個好玩的計畫必須有大家的支持才有辦法繼續。

對我們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冒險,在過去三年,在沒什麼盈利的狀況的(我們沒辦法去巴結傲慢的政府也不想去撫媚企業純粹想要用綠色形象的方式得到收入,大多數的收入是來自民間的無私贊助,這兩年的收入大約在40萬左右),在全職無償沒有任何補助幫忙的情況下,我們用盡了所有的時間跟金錢在做這個計畫(大約花了700萬左右),目的就是去做出一個很純有希望的計畫。原本是想說在今年結束以前可以跟大家分享僅剩的空間以及資源,可能可以撞出什麼奇蹟,實際上沒有任何奇蹟發生,所有的事情還是得緩慢的發生,就算不用付薪資給小幫手,光是食物就是一個很可怕的開銷,這意味著許多資源的耗損,我們現在其實連下個月房租都湊不出來了,加上昨天的贊助,目前現金約1萬,有問過房東了,他說我們做的事情很棒但不繳房租的話,兩週內需要搬出去,很遺憾的告訴大家,打工換宿這件事情需要暫緩一下了,直到資源更穩定以前,沒有辦法開放任何小幫手入住了,目前想到最理想的解決方式是在網路上做募資,已經著手在準備資料了,預計下週會上線,下週也會開始變賣一些手上的設備去爭取一點時間。

一路上得到很多稱讚但需要的是更多實質的幫忙讓這個計畫走下去,這是一個求助的訊息,請大家幫忙在社交平台上幫忙分享不垃圾場的相關資訊,讓更多人可以知道這個計畫,募資上線後也需要大家幫忙支持一下。很抱歉突然的需要暫停打工換宿這個計畫,這種瀉藥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屁股跟勇氣,募資預計會進行一個月,順利的話會繼續往開放空間的方向衝刺,分享給更多想要參與的人,我們到時候見!

如果我們看到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沒有阻止的話,我們在讓它更糟糕,如果我們看到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沒有支持的話,這件事情將會停止。

如果我們看到一件很棒的事情並且用各種方式去促進的話,很棒的事情會變得更棒而且可以造成更多很棒的事情發生。

誠摯

楷翊

教育

2019開始跟許多不同的教育單位合作塑膠講座,一方面跟學生們分享塑膠再生的知識,一方面也去刺激彼此的想像力,合作的對象從公、私立學校、實驗學校、教育協會、博物館、課後輔導機構等約25間以上合作經驗,參與老師學員超過一千人。

知識就是力量,而學校就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現在的教育環境跟20年前差異非常大,從黨國教育裡的“起立、立正、老師好”到現在觀察到的“親愛的孩子”“親愛的老師”,從”有沒有問題,沒有人敢有問題“到”每一個人都敢有問題“。老師跟學生的關係比以前還要平等而且更多討論的開放空間。

台灣現在的教育預算遠遠低於軍事預算(這是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依我們不是一個侵略性或是會戰爭的狀態來說,我們想要的應該是大家有更多知識的未來,並不是更多人拿槍的未來),每間學校的資源也都不太一樣,譬如說公立學校的經費可能就沒有那麼多可以提供學生們更專精有趣的教材或是設備,很多公立單位就可能比較專心的傳統的菁英教育,基本的學術、不要搞一些有的沒的,平安順利畢業到下一個階段就好,私立學校的資源相對的就比較多可以實驗,有的硬體設備真的是很華麗,課程餐點校外教學都沒有在馬虎的,實驗學校就真的更有趣了,有時候上課是在教怎麼種菜,比起考上哪一間學校,更重視生活中實用而且有趣的課程。宜蘭在實驗學校這塊就做的非常好玩,在這邊偷偷讚賞宜蘭一下,在搬來宜蘭以前,待過樹林的工業區,也常常在跑海邊,怎麼跑,就還是被宜蘭深深吸引住,宜蘭的

山水空氣是真的好,如果六輕當初設在這裡可能就是不同故事了,蔬菜跟米也是真的好吃(水好真的不用解釋),除了有路牌告訴你注意落果(騎腳踏車會被野生芭樂或是蓮霧打到),沒有台北的焦慮(宜蘭人很少在亂按喇叭)、整個跟自然的空間比例真的非常舒服,還有那超級無敵沙灘,會讓人生活的步調慢一點,更知足而且想要與自然共生。接觸了幾間在野外的實驗學校,都非常有趣。協會跟課輔單位就非常兩極,有的是家長送過去渡時間的,有些老師其實不太在意學生到底怎樣,學生也不太理老師,時間到平安的回家就好,有的老師真的是很用心的在跟孩子們相處,藉由平等的溝通以及不同的生活體驗去增加小孩的視野以及與人的互動。

宜蘭的岳明國小在海廢這一塊是讓人佩服的,可能是因為離海邊很近的關係,老師跟學生們都對海廢非常有經驗,那天老師帶著自己的小孩來到了不垃圾場,整間因為欠缺人力加上最近收集回來的塑膠大爆炸,很雜亂很吵,但不影響我們的交流,有時候會因為現場太髒亂、吵雜或是服儀不整(衣服被燒破洞或是褲子太髒還是埋頭苦幹了好幾天沒刮鬍子的樣子),而影響了所謂的”形象“,沒有辦法溝通理解,相信我,我常常因為刻板印象撞牆,這群人並沒有因為這樣的畫面而怯步,路邊車聲很大蓋過了講話的聲音,老師認真使力著聽著這個計劃,還沒講到一半就袖子捲起來開始幫忙分類塑膠,兩天後又烙了一群人來幫忙,找了科學老師、社會老師以及更多的學生來幫忙,二話不說直接丟了一筆錢到抖內箱,剛好足夠一個禮拜的食物。對,現在我們連食物都有困難。老師那天帶了伴手禮,離開之前,老師說”真是不好意思,塑膠真的很難處理,我還帶塑膠來,下次我知道了“。

另外,有一間非常特別的國立高中,是位於澎湖的馬公高中,雖然是一般高中,但有非常特別的教綱,他們有一個獨木舟的計劃,就是每年會帶學生划獨木舟到另外一個小島,老師們不廢話直接一起,在上島後把身上的水壺倒掉,想要喝水的人必需要想辦法跟不認識的當地島民聊天並要水喝,真的很有趣,也結合了藝術、社會服務還有淨灘活動,淨灘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常常就是大家約一約直接衝龍門沙灘(澎湖最髒的沙灘之一,常常有一堆大量不是澎湖的垃圾隨著海洋過來),在今年初的時候,我們也到澎湖幫忙建置了一個塑膠再生中心,製造了一套機器以及數個再生用的模具,到了現場去教大家怎麼操作機台。可能是外島的關係,大家對於塑膠或是海洋的意識比本島還要有感,整天在看海跟看一堆垃圾漂進來的。有別於其他公立學校,馬公高中的的視野非常的前衛,除此之外,也非常重視社會服務、互相幫忙、互相包容以及無垃圾化這件事情,校方帥氣的直接把塑膠再生放入教綱,是一位非常實幹的戰友,除了帥以外,找不到解釋了(有偷偷計劃一起用海廢造船,超期待,一定會超級酷)。

還有一間值得一提的復興美工,雖然沒有直接的接觸到校方,但一路上總是跟復興美工的學生很有緣分,從小時候跟路邊認識復興美工學生鬼混,不垃圾場一開始也是有一位復興的學生幫了很大的一個忙,到中間與不同的復興美工在校生、畢業升做塑膠共創,8、7、6、5年級的都遇到過,真是都一群有想法、有作法的奇耙。

其實本身對於教育一路上我充滿了疑問以及為什麼,活到這麼大,有很多東西我好希望當初學校可以教給我,譬如說怎麼呼吸、怎麼找快樂、怎麼去質疑、怎麼找到食物之類等一些實用的知識。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大堆的醫生、律師,而是更多可以為大家帶來正面的。

一直到了最近,有機會到學校與許多的老師/學生交流,做了許多的塑膠再生講座,開始慢慢的釋懷,也開始用比較有希望的方式去看待學校,雖然塑膠再生還不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課題,但是慢慢的看到希望,也開始變成一個比較謙虛受教的狀態,即使這個世界有時候令人感到絕望,願意的話其實可以隨時翻轉成正面的能量。

現在的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有些人從小就是金湯匙,有些人可能連學校都不太去,只能在夜市玩垃圾等爸媽下班,很多不公平,但我看到的是更多進步的空間,這些阿里阿雜並不會影響不垃圾場的前進方向,也不影響我們想要跟不同溫層分享塑膠再生的熱忱,回歸到底,我們只是世界上其中一個物種,面對的是一樣的問題,在於願不願意去面對、意識、採取行動、互相提醒我們還有彼此,那外太空可能有其他更適合居住的地方,可能有其他的文明,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是,地球是目前我們有的,而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去珍惜我們所擁有的。

蘭陽博物館 X 企業社會責任海邊計劃

跟我們的好鄰居兼戰友蘭陽博物館開始了一個海邊的計劃,蘭博是一間很有趣的博物館,裡面除了放一些骨頭、石頭跟超氣的船以外,也做了需多宜蘭相關的文化/地方連結的活動,裡面有一群很酷的團隊,除了跟學校一起做環境教育以外,也跟企業做海洋/海廢相關的活動。

當你在海邊、我在海邊的時候,海邊就不是誰的海邊的問題了,是大家一起的問題。

這個海邊的計劃就是上午把全公司的人拉到海邊,吹吹風培養一下感情跟氣氛以外,順便撿撿垃圾,瞭解一下海洋跟海廢是什麼?下午跟不垃圾場研討塑膠廢棄物,一起面對早上的垃圾,一起做再生。

這次國泰世華合作,全公司上下70幾個人,不但放棄了週末睡到自然醒的時間,更出錢出力的一起幫忙解決問題。

關於海邊這件事情,不只是因為台灣四面環海,大家都是海島的孩子以外,除了去了解海的洋流,海浪的美麗以外,更應該認知人類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物種,在海裡有許多其他的物種,而這些物種,很多都是我們不認識的,他們都在因為人類的行為而受難或是往絕種的方向走。

大家每天在公司都敲計算機敲的亂七八糟臉很ㄍㄧㄥ ,有時候出來戶外大家散散心,拉拉筋,一起往同一個目標努力的感覺,一種凝聚力、互相幫忙跟驕傲的感覺,同時其他人也為你們驕傲跟歡呼。

真的超棒的!

說實在的,光撿撿海廢,認識海洋跟海廢理論,好像有點沒有說服力?所以我們搞了一台發電機並把機關槍扛出來了,直接做給你看,給你看怎樣把這些撿回來沒用的東西變成寶物。

除了討論到塑膠廢棄物、生產消費型態以外,也會探討經濟模式以及企業本身的意識型態。

海廢棘手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人們的意識行為,另外一個是很熱鬧。長期住在海邊發現,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性看不到海廢,或是看到了沒有採取行動。海廢意指海邊的廢棄物,可以是任何東西,很熱鬧是指有非常多的媒材,譬如說尼龍繩、保麗龍、冰箱、寶特瓶裡面順便存放個煙蒂、煙盒檳榔渣。這一次大概收集到~300公斤; 可以真的安全回收的塑膠不到1%,其他的大多是無解的狀態,這個海邊計劃就是更深層的跟企業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我們把廢物變成了一個盆器,並且在裡面放了一個生命,這個物件代表的是一種希望的象徵,也是一個提醒彼此往更好未來的信物,怎麼跟塑膠共生。

淨灘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撿一撿之後直接上垃圾車的話沒有什麼勝利或是抽獎的感覺,但撿一撿之後拿回來作成一個盆器種東西的話,哇,那感覺無價!超級珍惜以外,四處跟大家炫耀並且開始一起在源頭減塑,海上不丟,海邊撿,陸上又慫恿大家減塑,然後把已經製造出來的再生成漂亮東西,我找不到字形容這個感覺了,有的話,就是啵棒(加口哨聲)。

其實我們也不是說超級無塑、超級無敵懂或是什麼博士,就是跟大家一樣,活在有便利商店跟早餐店的環境,那天雨很大,早上車子拋錨了,在雨中弄了好久,又濕又餓的在倉庫地板上塞了一個便當後直接又上場了。雖然自己帶了餐具,還是不小心的用到了一個一次性餐盒跟塑膠袋。

那天的大家也都是無畏的照上,有人帶了自己的雨衣(超帥),有人買了一次性的雨衣,真的是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用了,重點是我們都一起出現,採取行動,也會開始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並互相提醒一下。

就是一群啵棒的人在做一件啵棒的事,如果你有一個啵棒的想法或者你公司想要變成啵棒的企業的話,請盡快聯絡我們。

基本介紹

大家好,我叫楷翊,臺語唸做開咿,1989年出生,剛好是濁水溪公社成立,也是柏林圍牆倒掉的那一年。

唸的是太平洋學,現在自學黑手在不垃圾場創作

出生在富裕的年代,一個物質爆炸的年代,黑手第三代,享受到了環遊世界的經歷,精通台英中日語,一路順暢,太平洋學士畢業後做貿易也很順,一直到了有一年我回到了北海岸海邊,看著一片一片的山,坐在沙灘上吹著太平洋的風,聽著浪聲,當然還有看著垃圾堆,我決定要把所有的時間跟資源來做跟“不浪費”相關的事情,就這樣我在全台灣海邊晃了2年,觀看網路上的影片,看書,自己摸索實驗,直接做,或是跟其他人交流碰撞是最好玩的方式,現在在不垃圾場做塑膠再生的相關機器開發,正在研究很多對於未來友善的設計,想用黑手的背景跟大家一起建立一個跟環境更平衡的未來。花很多時間在大自然跟動物上。

優缺點就是太老實跟常常搞砸

練習自由愛跟公平練習中,我相信一直練習某個東西的話,就會變得很厲害。

關於吃肉跟不吃肉這件事情,首先,太貴了,吃肉真的很貴,一塊肉要100元大概可以吃兩餐,3把菜50元可以吃三餐,再來就是,我無法確定這塊肉是不是一塊快樂的肉,是不是生活在足夠的空間,被當成食物的過程中是不是公平?譬如說面對面徒手抓的?桌面上的食物是不是自己殺的?

大部分的食物來源是蔬菜,跟當地的小農大姐買的,或是走在路邊拔菜的阿伯送的,附近也有很多地方會有野菜或是水果可以摘。有騎車出去的話看到可以帶一點回來。

肉再來就是酒的問題,非常喜歡喝酒,一天大概500~2000 cc的啤酒,或是一罐紅酒,如果想要來個酒肉之交的話,記得帶點酒帶點茶來,當然也可以帶一點好吃的來。

原生的家庭背景設定是穿西裝,弄的乾乾淨淨坐在辦公室裡面,但選擇了把自己弄的髒兮兮的,衣服褲子常常都是破了再補,穿了在破,現在的衣服都是青少年時候的衣服,我覺得人生的價值不是一件漂亮的衣裳、很貴的手錶或是漂亮的車子可以衡量,比較在於是精神跟靈魂,在於做了什麼事情去定義,快樂價值是一個很主觀的狀態,隨時可以發生。廣告告訴我們要常常買衣服,但沒有告訴我們衣服怎麼做的或是不穿了以後怎麼辦。能源的使用跟、碳排量或是廢棄衣服的處理方式也是我們都要去注意。

一百年前,每一個人一生中平均會有15套衣服;現在,每一人一年丟掉15件以上的衣服。另外我也發現紡織產業碳排放量比所有的飛機加起來還多。

在產業道路旁邊,車聲很大聲,常常有砂石車的聲音,工作的時候音樂會開很大聲去蓋住車聲,晚上10點以後請注意音量,不要讓隔壁鄰居困擾,粉塵也很多,狗要出去的話記得牽繩,然後旁邊兩台obike需要被整理一下。
門口常常大爆炸,有居民帶來的塑膠垃圾,有海廢,有賽車手寄放的賽車零件,常常就是在清理這些有的沒有的。
分類/展示區常常也是被堆積的塑膠弄的很爆炸,目前我們還有約7袋太空包需要被分類,撕標籤貼紙。
用來製造研發用工業母機
常常是需要被修理的機器,需要被粉碎的塑膠。
除了狗大便跟車子的粉塵聲音以外,常常會有切割金屬/木頭/塑膠的粉塵跟味道,會弄的很髒。
在這裡,我們非常珍惜食物,也謝謝幫忙煮飯的人,洗碗/擦桌子/拖地/東西用完歸位這些請大家自發一點,想像一下你把自己廚房跟不認識的人分享的話你會希望他們怎麼行為。
門窗跟瓦斯記得關好。


廚房就像是一個社會,只有主廚一個是沒用的,洗碗那個站的位置一樣重要,洗碗也可以練功夫,練耐心跟打磨的細膩度,洗完後水槽也用鐵刷刷一刷。

目前有四個床墊,整個空間弄好應該可以讓5個人住,離開前的人請將枕頭套/被套托脫下來,床跟地板都清理過讓下一個人舒服。

天台花園

上個月開始分享這個空間,大約有45個人,目前已經來了第7個,這個實驗計劃是想用互相幫忙的概念,看一個計劃可以走到多遠。

一直一來都是很渴望跟不同人分享塑膠再生以及探討更好未來,其實每天在塑膠再生以外,也在日常生活中找尋各式比較公平的方式,譬如說塑膠的替代品、更有機的方式、讓整個循環產業更好。一起生活跟工作看似一個有趣的方式,去互享啟發。

天台的花園是用接力棒的方式,小幫手們幫忙挖土、搬土、做菜哉慢慢進行中,搬土大概就用了一個禮拜。預計在二月份會有一大堆番茄(如果沒有一直下雨的話),然後再看看一群人一起蓋的花園會長怎樣。雖然大家是不同的背景、年齡跟地方,但我們對於動植物、環境、以及未來有著微妙的共鳴。

需要幫忙的事情:

幫忙把扭蛋,牛奶瓶,其他塑膠分類/粉碎好,裝桶後放到備料區。目前有7個太空包待處理。

目前粉碎機是借來的,只能用到1月初,理想的話在那之前可以把粉碎部份弄好。

再生素材的製造:條狀30mm*30mm*150 cm 板狀 29/39/0.7 cm ,模具的研磨以及塑膠的製成 各50個

群眾募資:準備在flying v 上做募資的動作,需要支持。

關於這個計劃的獲利方式,一路上都滿掙扎的,這個計劃是在於研究塑膠垃圾並想辦法把垃圾變成有用的東西,主要是研究跟開發,沒有辦法去量化一個產品,那只會是製造更多垃圾,舉例來說,一般工業等級的射出機可以在15秒內作出6個花盆,在不垃圾場一個花盆製作大概需要40分鐘,也沒有辦法做出一樣的花紋。想要傳達的是整個過程。

比較像是在研究,不停的在找尋再生的可能性,每天都在量產的話,就沒有辦法保持實驗的純度。類似產業需要可以自給自足,這樣子才有辦法更多綠產業發生。

我們花了大約3年的時間在研究塑膠廢棄再生、機台開發,了解材質特性,從扎實的基本攻練起,有足夠的經驗跟知識,還有非常強大的好奇心在驅使著。這一切的準備,是為了讓更多人一起參與塑膠再生。背負著更好未來的肩膀不怕髒的手。除了基本雛形之外,對於材料以及機台的掌握度已經很具體,下一步就是去優化這個系統並開始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3年塑膠前置研究

100次以上淨灘

50場以上塑膠再生工作坊

1,0000頁以上的相關文獻研究

1,000次以上塑膠實驗

100,000筆以上垃圾數據分析(theoceancleanup)

組織學習經驗(precious plastic)

5台塑膠再生機器開發/運作中

3噸塑膠收集(民間塑膠廢棄物)

50公斤再生製品(升級再造藝術品)

同時也必須處理帳單,這三年的費用負擔非常重,每年營運約60萬(場地人力以及材料費用),2020年的營收是144,295(再生作品/活動/教育) ,大部分的錢都直接拿去繳房租。
兩個人除了全職做塑膠再生以外,還得常常想辦法湊錢沒辦法很大氣的取得材料,很多開發都因為時間跟金錢停滯。現在已經有足夠的知識跟經驗但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已經有了接下來機器的藍圖但需要很多零件去組裝,有了所需要的設備但需要更多材料,有了更好未來的憧憬但需要快一點。

群眾募資的方式可以讓這個計劃繼續進行以外,也可以讓大眾實際參與塑膠再生。

小幫手的出現們,讓我跟夥伴可以更認真的創作。


麥在做再生包包、背包、服飾跟飾品

媒體平台:紀錄/數位行銷/媒體曝光/平面/影片製作/社交平台,支援群眾募資

溝通:學校/企業/商家/政府聯絡橋樑,幫忙聯絡窗口,找出合作機會跟資金。

設計師/工匠/
用再生素材(板材)設計或雕塑

機械部份:

優化機台,目前粉碎機是壞掉的,需要做一台。(缺雷射切割鐵材、棒材、5~10hp馬達、電子配件)

烤箱因為下雨跟本身附載安培太高,燒壞了需要重新配線。

機關槍可以做更大隻的,現在口徑是33mm,下一台做92 mm(需要10hp馬達、加熱器跟鐵材)

烤箱優化,作出大片花磚100/100/1.2 cm(需要更大台烤箱,金屬模具數個)

這樣子的文字拼湊,讓你更有一個畫面這裡是什麼狀況,太含糊可以問我,期待看到你,真的每次看到一個就感覺有天使掉下來幫忙的感覺。

楷翊

唇膏實驗

一支唇膏被嚕了幾次後就被丟掉,這是一個用廢棄唇膏做的實驗,想去看唇膏經過再生可以變成什麼樣子。

材質無法判定,物件上沒有標記哪種材質,各廠商標示也不同,目視是塑膠類,有可能是壓克力或橡膠,表面噴塗跟電鍍的痕跡。

手工精選後按慣例先尬碎。

攝氏220度 約2.5小時後

控制度偏困難,表面有玉的質感,摸起來有點軟。

這個實驗沒有足夠的材料去實驗不同溫度的感覺,裡面有許多的未知,有兩個結果是確定的:唇膏管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從材料判定開始到製成,這種材料是有限資源而且生命週期一定可以大於一支唇膏,再來是引人思考了關於美的問題,追求美是一種很棒的事情,問題是在追求美跟消費之間,來回所消化掉的資源以及產生的廢棄物。

製造總是會產生一些消耗,下一步在於生產者以及消費者帶有資源循環的概念的話,整體對大家會是是節省時間,金錢跟資源的。在於意識到產生的浪費,想辦法去避免或是減少資源浪費,我們必須盡快學會如何重複使用材料,當單一商品的生命結束之後,下一個人可以輕鬆的轉用材料去做其他新的東西。

寶特瓶實驗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俗成寶特瓶 15秒的方便

關於寶特瓶:

一隻保特瓶可能有三種材質以上,原物的價值取決於純度,混料會因為化學反應,對熱的反應不同而比較難處理。以回收再造的角度看的話,材料越單一以後的處理方式也會比較容易。

原油提煉出來,原油是恐龍留給我們的寶貝

製造1噸的寶特瓶過程會產生3噸的二氧化碳

全世界每年消費5千億隻寶特瓶

可能可以做出衣服,鞋子,但這次我們不去探討(衣服也是另外一個很浪費資源的地方)。

這次實驗以兩個方向出發,一個是不破壞的方式進行升級再造,

純手工切割
手工編織

一個是以破壞粉碎,加溫加壓重新塑形方式

具有強大的韌性同時也有玉的易碎特質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需要攝氏270度,兩個半小時去重新塑形,它對於熱的反應很微妙,熱反應之後的特性也比其他塑膠更具不可控性。

總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目前很難處理,前置的分類跟清洗就會讓你腳軟,在溫度高一點的天氣時容易發酵,產生臭味,容易長蟲或老鼠。

再造的過程中,不論是和平或是破壞性的方式,都消耗非常多的時間,能源,以及健康。這麼棒的材料應該被用在週期性更長的地方上,假設目前直線經濟的角度去看,它的生產成本非常低; 以循環經濟的角度看的話,我們必須去思考一下去銷毀它的成本以及後果,包含了社會跟環境成本或者是這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還有,當一個東西被做出來了之後,是不是一個可以長時間使用或是下一個人可以很簡單去重新再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