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紡錘

「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會忍不住想要趕快去玩紡錘,對我來說那是一種療癒,如果沒有玩的話,會很不舒服,當我把一切放下,開始玩紡錘的時候,內心是無比的平靜,作品會變成怎麼樣並不重要,我只知道當下的我好快樂。」宇文第一次見面跟我說的話

碰到宇文之前彼此間是充滿舒服跟信任,之後則是加了些匠魂的味道。對於羊毛/纖維類的玩意兒,她可以說個三天三夜,真的不誇張,我在一棵樹下聽她講羊毛的事情聽了一整個下午,羊的屁股毛之類可以判定快樂這件事情,或是周邊的相關工具類,這也可以是好多資訊,也因為這樣開始迷上毛線了。

他的作品是將羊毛打成一些不同形狀的物件,有些你也想不出有什麼功能,但就是看了很爽那種,代表作應該是羊毛的水晶墊,但我是真心欣賞一些比較搞怪的作品,也很有共鳴的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但好喜歡這個過程,那是一種創作的熱忱,是療傷、是沈澱也是一種修行,一種愛跟耐心的練習。

這邊可以看到更多她的作品

我一直都對斧頭這項工具非常著迷,一個是原始感,再來是實用性,既可以砍木材,也可以削紅蘿波皮,上山出操絕對是人手一把;但我發現,紡錘在人類文明上也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石器時代就開始的東西。所以接到這個案子的時候非常的興奮,當然塑膠再生可以做出很多商品,時常會思考說,在物質這麼爆炸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多一張椅子呢,是當下的衝動消費還是說真的很欣賞也很想要並且會好好使用跟愛惜,即使壞掉了也會想辦法去修好,會想說製作出來的再生物件,是流通到誰的手上,那物件是不是成為了另一個垃圾呢,本末倒至,還是說這物件功能性高、收藏價值也有、而且將會有更多的匠氣發生,那就很酷了。

紡錘就是一個這樣子的物件,是個原始的工具可以把纖維\毛類打成線,然後線在去搞個帽子、衣服、毛毯什麼的,但那之前你要有線還有功夫,講到纖維也可以講好久喔,青苔也在摸索不同的農業廢棄物轉成線的可能性,譬如說使用鳳梨纖維編,我覺得帥歪了,還有更狠的是,還可以對混喔,譬如說鳳梨纖維x羊毛,強度/舒適度/臺味一次搞定,嗯,另一個魔法就是入手後就會開始思考什麼可以編看看。

電腦繪圖並沒有阻止這次的產品開發,其實從來都沒有阻止過任合製作,有些還只是講一些很抽象的話然後要求把物件做出來(什麼形式也不知道喔),這次就經典一點,筆跟紙大約簡單一個形體尺寸就好,想表達的是說,不要讓任何事情阻止你想做的事情,想要做就做。

環境的關係,會不斷的碰到各式各樣的人,大家都用不同角度的去參與塑膠廢棄物再生這件事情,但這個案例我會說是很特別的一個案例,也是少數成品完成後會很捨不得的物件。長度跟特性的影響下,不太好車,一隻筆的長度已經是很挑戰了,一般是容易破裂斷掉,這次又得加上兩倍以上的距離,上夾具轉就已經有點晃了,車刀下去這隻會扭來扭去,解決方式就是分兩端車,後面在以砂紙推到大家平均,表示每一隻都得摸上個幾百下,才有辦法搓成那樣,每一隻手感也不一樣,很有溫暖的感覺,這次的工序也是大挑戰,充滿緊張跟興奮的,我非常滿意這樣的物件製作,也很期待這些紡錘流通到你們手上的時候,腦子裡面已經有一大堆人在那邊使用紡錘的畫面了喔,是平靜、認真的樣子,那是一種期待跟安撫。ˋ

後記:

製作的過程是非常緩慢,除了純手工以外也非常受天氣、心情影響,我很喜歡這種可以按造自己舒服的節奏前進,宇文也是很包容我的方式,這場真的是很令人開心。宇文玩的東西其實滿廣的,從產品設計、紡織產業到青苔的創立,這邊也是跟她學習到不少東西,除了可以很聚焦的在一個物件的頭到尾(天啊,很多時候她腦子裡構想的東西容易讓人看不到車尾燈),另外在市場口味、廢棄物的元素,也可以是很天馬行空,該有的都有,也是一個很好聊天的對象,那天完工後,她來到了工作室,我早就知道她不會在意又破又髒亂的場合了,我們聊了哲學、道德、永續以及創作上的靈感,這是非常難得的一次經驗,我們也敲定了接下來想要做的物件,當然也會跟紡織廢棄物有所關聯的物件,當然也是會酷爆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