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再生

重生 Rebirth

我們不處理垃圾,我們處理的是「被誤解的材料」。
塑膠不是壞東西,它只是不被好好對待。

在這裡,塑膠不是被丟棄,而是被轉譯、被重做、被重新賦予意義。

🔥 差一點,它們就會被燒掉了

這些一次性的塑膠廢棄物——飲料杯蓋、外送餐盒、包裝袋——
原本的命運,是進入焚化爐,或被埋進掩埋場,再也無聲無息。

但我們在那之前,攔截了它們

我們把它們洗乾淨、分類、粉碎,再用機器熔融、加壓成型,
讓它們重新出現在這個世界,變成你可以握在手上的一塊板材、一個吊飾、一張椅子。

這不是回收,這是一次重新選擇命運的機會


♻️ 從垃圾到再生的六個步驟

  1. 收集(Collect):來自海邊、路邊、社區與朋友手中的塑膠廢棄物。
  2. 分類(Sort):依據材質(如 PP、PS、PE)與顏色進行分類。
  3. 清洗(Wash):去除油脂、標籤與髒污,讓它們能安全進機器。
  4. 破碎(Shred):使用破碎機將塑膠切成顆粒。
  5. 熔融與加壓(Melt & Mold):加熱到 180~220°C,再壓入模具成型。
  6. 冷卻與脫模(Cool & Demold):降溫定型後脫模,成為一件可用的再生物件。

🧠 我們使用的塑膠材料

主要使用民生中常見的:

  • #5 PP(聚丙烯)— 杯蓋、便當盒、瓶蓋
  • #2/4 PE(聚乙烯)— 牛奶瓶、清潔劑容器、洗發精瓶
  • #6 PS(聚苯乙烯)— 家電外殼、一次性餐具、保麗龍

我們不添加任何染料,所有顏色皆來自原始塑膠本色,因此色彩無法完全精準控制。

素材中可能出現氣泡、表面紋路、尺寸差異,這些不是瑕疵,而是它生命歷程的痕跡。


🛠️ 再生的,不只是材料

我們用自製射出機、壓模機、擠壓設備,將再生顆粒製成各式材料。

這些再生素材將提供給藝術家、設計師、工匠們,成為創作媒材,
讓塑膠得以取代新原料,減少新材料生產,留下更多自然資源。

最酷的是——這些作品將來還可以再被再生一次


💚 一種可以不斷循環的媒材

這些材料不只是「再利用」,它們承載著愛、時間與參與的溫度。

我們相信:
不是完美才值得留下,而是有用、有心,就值得再活一次。


📣 你也可以加入這個循環